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阮元元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轩慧
湖光山色的南山西丽湖片区,一直以优美的生态环境闻名。记者从昨日举行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发展论坛上获悉,如今这里聚集了300余家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占据了深圳市高教资源的半壁江山,成为深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高地。打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已经成为深圳市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之一。
深圳将西丽湖科教城列入七大战略平台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要求,深圳要全面提升创新型国际化城市创新能级,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重点建设好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平台,一体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携手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关键支撑。
《深圳市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三年行动方案》将西丽湖科教城列入七大战略平台,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是深圳市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之一,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对于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未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将抓好体制机制的创新,传统的教育体制、科技体制都不能够适应我们发展的需求。”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表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和基础研究工作,布局了大量的科教资源在西湖地区,全市高教科教资源一半以上聚集在此。他希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在全国全球的高等教育中脱颖而出,要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前沿能够引领未来。
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及南山90%的研发人员、研发机构、科研投入、专利生产、职务发明源自企业,但科研院所数量相对较少,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跟城市地位和发展定位不相匹配,对于南山和湾区而言,科教城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性工程。
王强在会上表示,日前《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规划纲要》基本确定了“一环一带三组团五片区”的总体布局。“一环”:西丽湖科教生态环;“一带”:大沙河大学智慧带;“三组团”:大学城、石壁龙、留仙洞;“五片区”:大学城、燕清溪、白石岭、石壁龙、留仙洞。从2016年启动《南山北部片区三年行动计划》到去年集全区之力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违建处置,南山北部迈进了“让保护更严格、让发展更充分”的新时代,科教城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新阶段。
西丽湖有望建成南方创新策源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在会上表示,我国是快速崛起的创新大国,产业转型较快,作为世界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深圳要努力成为世界级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人才竞争力仍然是长期发展的短板,加快启动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王立新也表示,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建设中,除了科学教育的机构资源本身之外,还要把自然环境、生活环境营造好。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和创业者要能够在这里学习、教书育人,从事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大家能够在这里这奋发向上,安居乐业”。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表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是全市科研教育高地,深圳市经教育部批准大学共15所,西丽湖地区占7所,同时也是深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地、国际顶级合作高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强大的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发达的区域经济也能反哺高等教育,催生和造就出世界一流大学。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要通过科教融合,充分发挥本土大学在科教融合中的作用,将有望建成中国南方创新策源地。在引才方面,陈十一建议,若能为拔尖人才解决住房问题、提供更优惠的住房条件和政策,同时解决子女入学问题,把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吸引来此,“让人才安心在此工作居住10年、20年、50年”,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发展潜力将是巨大的。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出海口,核心区规划面积约57.1平方公里,南连深圳高新区、北接光明科学城、东连深港科创合作区、西接前海自贸片区,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科教资源密集、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氛围浓郁,是深圳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吴洁)今年4月是全国第28个税收宣传月。4月1日,蛇口税务局与南山区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举办了“深化减税降费,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