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团队在夜间拍摄。
《野性深圳》记录城市自然生态文明。
《野性深圳》记录城市自然生态文明。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洲璐
由深圳知名纪录片专业制作公司越众影视制作和出品的生态纪录片《野性深圳》第二季,于4月8日22:08与4月9日22:08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这是继2016年《野性深圳》第一季之后,深圳生态文明的纪录片再次亮相央视。
A
将《野性深圳》打造成城市生态名片
表现深圳商业文明的纪录片很多,但呈现深圳野性自然的纪录片不多。为弥补这一遗憾,从2015年开始,深圳市越众影视有限公司开始聚焦深圳的野性一面。
2016年11月,越众影视耗时一年拍摄制作的5集生态纪录片《野性深圳》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首播,这是城市自然类纪录片在国家最高播出平台的首次亮相。
作为深圳第一部生态纪录片,《野性深圳》首次将镜头对准与深圳人相傍而居的城市野生动植物,挖掘出现代城市文明中隐藏的原始野性,也将鲜少为人们所察觉的生态美学推向普通民众的视野。
“我们努力将《野性深圳》打造成城市生态名片,希望通过这个纪录片来展现,深圳不仅在经济上是先锋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意识方面也是十分超前的,这也是特区经验重要的一部分。”深圳市越众影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董事闻正兵告诉记者。
第一季的《野性深圳》是深圳湾生态系统的侧写,聚焦的是内伶仃岛和红树林傍水而居的可爱生命,充满童趣又不失教育意义。迄今为止,纪录片《野性深圳》荣获“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自然类最佳短片奖、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展映单元及第五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最佳美术奖等国内多个纪录片大奖。
B
第三季将聚焦深圳的海洋和公园
“第一季《野性深圳》赢得好评,也引起了挺大的反响,央视希望我们继续拍第二季。”闻正兵说,2017年开始,越众影视再次出发,耗时两年时间,策划拍摄制作《野性深圳》第二季,第二季走进深圳的“地质博物馆”——七娘山。
“第二季选择走进七娘山,是因为它是深圳森林和山峦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七娘山此起彼伏的山林间,有不为人知的许多热闹。” 闻正兵介绍,七娘山至今仍保存着常绿阔叶林,这片绿阴如盖的森林中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仙湖苏铁种群,和近20种国家珍稀保护植物。丛林清溪,每天都有无数野生动物穿梭其间,其中包括多种濒危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白天,变色树蜥、银环蛇、眼镜王蛇、眼镜蛇、隐纹花松鼠等昼行性动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夜晚,香港瘰螈、平胸龟、大壁虎、彩鹬、天牛、豹猫等夜行性动物前赴后继。
据介绍,今年越众影视将开拍第三季,主题聚焦在深圳的海洋和公园。“因为涉及到水下拍摄,这对我们提出更大的挑战,也对拍摄团队和设备有更高的要求,希望最后我们呈现出更优质的作品,擦亮深圳生态文明的名片。” 闻正兵说。
新闻推荐
时下正进入孔雀繁殖期,在深圳野生动物园孔雀园,生活着白孔雀和蓝孔雀共100多只。为求得雌孔雀的“芳心”,雄性孔雀争相开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