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
没有做过母亲,却用母爱呵护着特殊孩子们的花季、雨季。善良超过了亲情,胜似妈妈呢喃“青春物语”,你张开本性的羽翼,撑起特殊孩子们做人全部的尊严和权利。
2017年,第24届亚太社工大会微电影《阳光洒满心田》温暖会场,展示出深圳社工的探索与坚守。片中的社工原型,就是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三星级社工雷佳雨。进入社工行业6年来,她矢志奉献于残障领域的特殊儿童,曾荣获2017年度深圳“十佳社工”。
2012年,在一次特教班家长交流会上,一位智障孩子的妈妈流着泪向雷佳雨求助:13岁的儿子经常用手抓摸隐私部位,怎么劝说训斥都毫无效果,无奈的父亲经常在急怒中抓住儿子一顿暴打。看着无助的家长泪流满面,才参加工作不久的雷佳雨陷入了沉思……
由于国内特殊孩子的性教育研究资料及实操性指导稀缺,雷佳雨发现许多特教老师及家长,在面对特殊儿童的青春期行为问题时都困难无助、一筹莫展。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雷佳雨抛开了自己未婚女性的羞涩和尴尬,将特殊孩子青春期性教育问题作为探索研究方向开始探索研究与特殊教育技巧相结合的方法。
2013年,她牵头成立了第一个关于残障儿童的青春期性教育小组《我长大了》,根据学生出色的“视觉记忆”,将性教育知识点以图片、视频、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他们在短短一个月内懂得了“性”,并开始纠正自己的行为。他们的案例《携手走过花雨季———“我长大了”特殊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小组》获得了2014年度深圳社协优秀案例金奖。
2015年起,雷佳雨不断深化特殊孩子青春期性教育研究,和社工团队整合开发了“青春物语———智障青少年青春期不良行为规范”项目,创新应用“社-家-校三方联动教育模式”,对学生持续教育、引导和强化,进一步提升了特殊儿童的性教育效率和质量,许多校外的特殊孩子家长也慕名前来咨询。
孩子们慢慢开始有了隐私意识,那位曾经向雷佳雨哭诉的家长拉着她的手不停地说“谢谢”,这让雷佳雨欣慰又激动。“看到孩子有问题被斥责,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痛苦的眼神、求助的眼神,再看到他们得到帮助后开心快乐的眼神、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这让我刻骨铭心,让我觉得付出有价值。我必须做点什么,让孩子有未来、家长有期待。”她说。
不负韶华,不忘初心,雷佳雨用自己的坚持,守护着这群特殊孩子的青春成长,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带来幸福和力量,成为了孩子心中的雷妈妈。回首这一路,父母态度的转变也让她感动。“刚开始父母不太理解我的工作,和普通人一样,觉得性教育对于特殊孩子意义不大,孩子们可能未必需要。后来我和父母讲孩子的事情,看到孩子们的转变,我父母很有感触,觉得孩子也不容易,就理解支持我了。”雷佳雨说。
本版采写:
龙岗通记者张一鎏
本版摄影:
龙岗通记者赵炎雄
新闻推荐
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程睛函)昨日,龙岗街道召开“我当调解员”主题活动工作部署会暨2019年第一季度调委会主任会议。会上,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