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 今日福田 今日罗湖 今日南山 今日盐田 今日宝安 今日龙岗 今日龙华 今日坪山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今日深圳 > 正文

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构筑“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空间格局 深圳光明 服务国家战略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4-11 06:41   http://www.kcqsx.com/


装置集聚区是光明科学城的核心区域,将重点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三大集群。资料图片

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资料图片

光明科学城效果图。资料图片

作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建设科技强国征途中,越来越多的大科学装置成为了“国之重器”。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被赋予了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使命,承担了“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的重任。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科学装置建设,2018年4月1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将科学城布局在光明区,要求光明以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以最高水平、最高标准谋划建设科学城。时光飞逝,光明科学城落户光明区已一周年,一年来,在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大力支持下,光明科学城发展规划、空间规划编制和科学城启动区土建项目各项工作得到高效推进。

光明科学城将以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核心,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为主攻方向,以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为抓手,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和协同开放创新。

随着光明科学城等重大项目的落地,光明乘势而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战略机遇,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崭新定位。光明科学城将立足全球视野,服务国家战略,面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需求,坚持“科技引领、开放合作、统筹协同、辐射带动”的原则,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原始创新和未来产业策源地、打造世界级大型开放创新网络枢纽、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前沿阵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支撑。

撰文:柳艳黄贤俊

重点布局大科学装置、科教融合、科技创新三大集群

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茅洲河水系、巍峨山、公明水库、大顶岭森林公园等蓝绿生态本底纵深环绕,与香港、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基地形成半小时创新活动圈。

光明科学城将构筑“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的空间格局。“一心两区”即光明中心区和装置集聚区、产业转化区,“绿环萦绕”即蓝绿活力环。根据4月4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深圳市将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以“蓝绿为底、组团镶嵌、乐居宜业”为原则,建设一座开放创新之城、人文宜居之城、绿色智慧之城。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城市风貌,坚持“绿色风、国际范、科技韵”,塑造舒展起伏、疏密有度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北林、中城、南谷”差异化的城市风貌,形成“湖光山色入城,蓝绿活力交织”的田园都市。

装置集聚区是光明科学城的核心区域,将重点布局科学设施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三大集群”。其中,科学设施集群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布局具有内核生长功能的稀缺性大科学装置,并为大科学装置衍生发展提供空间保障;科教融合集群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布局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科学城输送创新人才,引入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等大科学装置及配套科研平台;科技创新集群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布局产业创新条件平台、共享实验室、产业转化加速平台等,促进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融通发展。

光明中心区作为科学城综合服务中心,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定位深圳北部集商业、文化、游憩、休闲配套于一体的城市新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光明中心区规划科学公园片区,将在光明中心区布局一个占地2平方公里的科学公园、两横两纵的主干道路,由深圳市科技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等组成的慢行绿带,以及由多个地标式高端商务综合体构成的商业街。

“绿环萦绕”即蓝绿活力环,将为科学城提供高品质生态环境和公共空间,重点为光明小镇规划区域。光明小镇规划面积11.4平方公里,总投资300亿元,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知名特色小镇。

首期确定落户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个

据了解,首期确定落户光明科学城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有6个,分别是脑模拟与脑解析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设施、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除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外,其它5个设施集中在启动区建设,目前,脑模拟与脑解析、合成生物研究两大装置土建工程项目已经正式动工建设。目前,正积极争取具有内核生长功能的稀缺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形成35项主要任务及148项细分任务

光明区全面推进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

光明科学城肩负着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光明区建设发展的“总龙头”。科学城所孕育的基础理论创新需要厚积薄发,但科学城的建设必须争分夺秒、夜以继日。

2018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光明区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群建设科学城。5月,成立光明区科学城建设指挥部和7个专责小组,统筹推进科学城各项规划建设工作。7月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深圳市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在深圳市的重视和市区各部门通力合作下,光明科学城各项工作正全面加快推进。

构建高效顺畅市区联动机制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光明科学城建设,且由于科学城建设的公益性、非盈利性特征,形成高效有序的市区两级体制机制是首要问题。

2018年5月至6月,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带队分别赴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研究协调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市区两级工作机制等事项并形成一致意见。

目前,光明科学城已构建了高效顺畅的市区联动机制。光明区与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多次召开联席工作会议,保持紧密对接,协同推进光明科学城发展规划、空间规划编制和科学城启动区土建项目各项工作。

光明区还积极推动参与对港合作,2019年1月23日至24日,参加深圳市访问团,拜访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就如何充分发挥香港基础研究实力雄厚优势,共建标志性稀缺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方面进行探讨。

八个“科学+”引领推动规划建设

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最高水平规划建设光明科学城”的要求,光明区明确了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任务2019年时间表。《光明区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2019年工作方案》已于3月19日正式印发实施,以“科学+规划”“科学+创新”“科学+开放”等8个“科学+”为中心,形成35方面共148项具体任务,全面推进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

预计到2019年底,光明科学城建设的基本框架体系初步确立,总体发展规划、空间规划等顶层设计全面稳定,区域创新资源分布更加合理,协同创新机制逐步完善,装置聚集区、光明中心区和产业转化区建设全面启动。

2019年,光明区将加快脑解析和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首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土建项目建设,推动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加快规划建设,提前谋划一批基础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和前沿技术交叉平台落地光明。

启动区土建工程项目拉开科学城建设帷幕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建工程项目主要是为脑解析与脑模拟大科学装置平台、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平台建设空间载体,并提供相应的综合研究平台和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仅用7个月即全面完成项目立项、方案设计、用地审批和施工总承包招标工作;2019年1月25日,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2天创造深圳土地整备“新速度”

做好光明科学城土地整备工作,是建设光明科学城的基础和前提。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土地整备是光明建区以来体量最大的土地整备项目,也是最难的一场硬仗,需要完成前期测绘、权属核查、谈判签约、腾空交房、房产注销、清拆清场、土地移交等一系列工作。项目需整备土地面积达182.21万平方米,需拆除建筑物1205栋,面积达45.03万平方米,涉及居民上万人,利益诉求多样、社会牵连广泛,搬迁压力巨大。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土地整备工作的顺利推进,为科学城加快建设奠定了基石。

光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光明科学城土地整备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推动,2018年5月,光明正式启动项目土地整备工作,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一支包括新湖街道办事处、光明区抽调干部、服务机构共计467人参与的土地整备大军,在不分日夜推动着科学城启动区土地整备工作的高效推进。

光明区动员全区资源力量,成立了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土地整备推进工作组,设有政策法规组、综合执法组、建设协调组、信访维稳组、现场指挥部,还从全区抽调了27名处级干部、35名科级干部及整合新湖街道办事处力量组建26个谈判小组,保障项目土地整备工作运行有序、联动有力、落实有效。

经过充分酝酿周密论证并报深圳市委、市政府批准后,2019年2月25日,光明区委、区政府公布了项目补偿安置方案。方案的制定体现了延续性和公正性,充分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第590号令)、《深圳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试行)》(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9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借鉴光明区以往土地整备相关经验,结合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实际情况而制定。

2月28日,光明区委、区政府召开科学城启动区项目签约攻坚动员大会。3月1日项目正式启动签约,计划于3月31日完成签约任务。至3月22日,仅用22天即全面完成全部计划协议签订任务。4月3日,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土地整备工作转入清拆阶段。

光明中心区、产业转化区建设同步推进

光明区“一心两区”的规划建设中,除了装置集聚区的土地整备和建设工作正在争分夺秒,光明中心区、产业转化区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

据了解,光明区中心区的土地整备、法定图则、城市设计、土地出让等工作正有序推进,力争上半年稳定法定图则,年内完成中心区城市设计,加快推进东周片区等6个城市更新项目和光明大道北段等14个市政项目建设。

为推动产业转化区升级提档,光明区积极落实光明凤凰城质量型开发实施细则,推进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加快光明城站“站城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光明城站对港联系的纽带作用。

同时着力推进光明云谷和光明小镇建设。加快光明科学城国际会议交流中心、专家楼和人才公寓等科技配套设施建设,光明科学城智慧公园、11条市政道路将于6月底前开工,中山大学人才保障房项目正式动工。全面构建光明小镇“一轴五片区”格局。

链接

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建设大脑图谱结构功能解析、大脑编辑和大脑模拟研究开发平台,实现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从模式动物到大脑模拟的全链条脑科学研究,为脑疾病新型动物模型、脑疾病与认知相关脑连接图谱、脑编辑辅助的疾病干预与认知机理、新型脑模拟器的原理与架构等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合成生物研究设施基于合成生物学核心的“设计—合成—测试—学习”理论,建设“合成生物”设计、合成和测试平台,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设备,实现高通量的工程化试错性实验,颠覆传统的生物劳动密集型研究模式,大幅度缩短生物医药的研发周期,为构建“合成生物”提供技术支撑。

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突破传统分析极限,进一步揭示材料的微观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基础的物理化学形成机制,为物质、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提供稀缺的先进支撑平台。

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基于航天器编队和激光干涉测量等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建设包括全系统物理模拟装置、辅助评估与测试平台和综合科研设施,具备百万公里级大型三星编队皮米级测控模拟能力,为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的前期研究和后期部署运行提供完善的平台支撑,系统支撑空间精密测量、空间精密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

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设施围绕在哈尔滨建设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主体装置,建设原位离子辐照电子显微分析、空间零磁环境科学、深空探测与空间信息环境模拟等研究平台,具备高时空分辨等离子体诊断和原位观测分析能力,建成完备的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设施。

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建设超微高分辨光学生物显微系统、多模分子影像系统和辅助支撑系统,融合光、声、电、磁、核素、电子等多种成像范式,具备开展从埃到米、从微秒到小时跨越10个空间与时间尺度生命科学问题研究的能力,精准描绘生命活动基本原理和疾病发病机制的全景图,为全面提升我国生命科学与医学药学研究水平提供战略支撑。

编辑统筹:李杰伦

新闻推荐

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正式印发 联合竞买用地予以地价优惠

2018年9月,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曾就《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近日,记者在最新一期深圳...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构筑“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空间格局 深圳光明 服务国家战略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