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军
■ 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2009年7月31日,深圳大部制改革的方案终于公布了。在此之前,关于改革的各种消息一直在流传,却没有任何渠道能够证实。之所以慎之又慎,是因为这一次深圳承担了为国家机构改革探路的使命,事关重大,不容有失。
市政协副主席徐友军时任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兼党组书记,他回忆那次机构改革时说,“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大家都知道要改、要合并,但具体怎么合,一点消息都没有。宣布方案的当天晚上8点钟,各部门的一把手还集中在市委会议室等自己的去向结果。”
改革方案明确,全市原有的46个工作部门,减少15个,精简幅度达到近三分之一,震动很大。
涉及到市场监管部门,工商、质监、知识产权、食品监管和物价的部分职能合而为一,组建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徐友军的新职务是新机构的党组书记。
“市场监管局有6500多名干部,56个处级机构,如何优化职能、科学安排,是非常紧迫的任务。”徐友军说,“机构改革之前确实有不少问题,例如超市的熟食区,销售是工商管,制作是卫生管,一旦出了问题,由谁来追责就要扯皮。这种分段管理、责权不清的问题还有很多,必须要改了。”
改就要改在点子上,通过推动食品监管统一、产品商品监管统一、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统一、窗口受理审批统一、咨询举报统一、执法办案统一、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监管统一等“七个统一”,市场监管局内部实现大拆大合,变“物理拼接”为“化学融合”,初步构建起“大市场、大监管”的体制,各项业务工作进展顺利。
在这次改革中,类似于市场监管局这样将多个部门统一起来的,还有文化局、旅游局、体育局、文化产业办公室等局(办)合并为文体旅游局;深圳市卫生局、人口计生局合并为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交通局、公路局、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等部门整合成为交通运输委员会,等等。在改革过程中,个别部门也出现了合并后机构庞大、职能纷杂的问题,此后又通过二次调整得到了解决。
机构改革必然会影响一批干部的升迁,2009年全市政府部门人员编制净减492名,其中局级干部编制几乎减少了四分之一。“仅市场监管局裁掉了十几个处级机构,一下多出来50多个处级干部,用了3年才逐步消化。”徐友军说。
虽然困难很多,但改革释放的活力是巨大的。政府通过“瘦身”,减少了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重叠,全市涉及的600多项行政审批事务减少近200项,为政府的高效运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以市场监管局为例,从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大幅降低企业注册登记门槛起步,于2013年3月1日推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回过头看,我认为深圳的大部制改革是成功的。”徐友军说,深圳的改革为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制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一年,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2018年3月,国务院新一轮机构改案方案公布,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其中,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其内设机构设置基本参照了9年前深圳的做法。”
社会在进步,管理要跟上,机构改革是无止境的。徐友军说,深圳要有为国家探路的使命感,为国家机构下一步的改革做试验。“我想,机构设置、编制、职能法定化,以及打通民营企业高管进入政府服务社会的通道,这两点也许可以先行先试。”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李超通讯员廖莹)“水客”是指持有港澳多次往返签证,以旅客身份为掩护,少量多次携带高价值商品,偷逃税款的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