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姚卓文
昨日,深圳中德职业教育研讨会暨第58期深圳教育论坛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幕。此次深圳中德职业教育研讨会,是深圳市教育局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联合主办的第一次研讨会,各参会代表围绕“时代变革与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题,分享两地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前期合作成果,并探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全球职业教育发展前沿性问题,标志着两地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近年来,深圳职业教育结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积极借鉴、探索“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正在发力构建世界一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借鉴“双元制”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此次深圳中德职业教育研讨会由深圳市教育局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联合主办,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协办。研讨会以“时代变革与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主题,由主旨演讲、中德对话以及三个分论坛等多个环节组成,既是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阶段性成果的展示,也将为推动双方深入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德国现代产业发达职业教育领先,“双元制”这种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体制,为德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市教育局副局长朱迪俭介绍,2017年3月,深圳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签署了有关职业教育合作的协议,围绕职业教育合作,市教育局、市教科院以及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巴伐利亚州文教部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涵盖职业院校教师培训、职业教育研究、合作办学等内容,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整套方案引入深圳。
为此,深圳有多所职业院校在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孙涌表示,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签署的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决定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筹建中德学院。深圳信息学院中德学院已于2017年9月招收首批学生,开设工业网络技术专业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院引入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参照德国“双元制”模式和专业课程标准,以“精品化教学、小班化管理、个性化发展”为办学特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工匠精神的国际化复合型技能人才。
而在中职方面,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教育部首批、广东省唯一的一所现代学徒制试点中职学校,同样在积极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上进行有益探索,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劳因根职业学校签署了《职业教育合作协议》。一职校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两个专业按照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计划和课程开发,并将德国“双元制”与我国现行的现代学徒制相结合,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打造国际一流“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在深圳市教育局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的合作项目中其中一项就是教师培训。为学习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先进教育理念、打造国际一流“双师型”教师队伍,2017年开始,市教育局在实施“教师海培计划”的基础上,派出教师赴德国参加海培,目前已实现3批45名教师参加了德国海培项目。与赴英美海培不同,赴德海培班主要是学习德国的优秀职业教育经验,探索“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积极谋求深圳市职业教育新突破新发展。赴德培训期间,学员们的学习安排里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体验,既有跟岗学习,又有实地考察参观,即有社会历史学习,又有文化交流讨论。目前,深圳市高等职业院校共有专任教师约200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有专任教师约350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以上。
此外,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也与巴伐利亚州学校质量与教育研究院联合成立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研究中心,确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研究”“人工智能发展与深圳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三个课题,共同探讨全球职业教育发展前沿性问题以及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双方还计划扩大合作范围,进一步开展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课程开发、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等方面合作。
发力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高地
研讨会上,与会者就教育机构质量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国际化、人工智能、信息化与职业教育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和思想交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总结回顾了4个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分享了合作的经验与前期成果,理清了未来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思路;系统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借鉴与启示;还深入探讨了职业教育管理部门、研究机构、职业院校、基金会、企业等主体在职业教育发展和促进中德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交流了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等前沿性问题,及在此背景下深圳、德国、香港等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的经验;比较了中德双方校企合作的情况,分析了双方校企合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了校企双方对待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相关政策的态度,明晰了在借鉴德方经验基础上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下一步,深圳市将以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为参照,以构建世界一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高地,扎实推进深圳市与巴伐利亚签署的《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框架下的四个项目的工作,深化深圳与德国在职业教育的合作与交流。一是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项目,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师教学理论和技能水平,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深化职业教育教科研合作,拓展课题研究范围,加强研究人员交流,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展示课题研究成果。三是深化中德学院合作,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扩大办学规模,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四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 “双元制”合作项目,结合学校专业教学实际,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使“双元制”成为既适合高考也能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张锐)由中国音协主办的“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2017-2021)——"听见中国听见你"年度优秀歌曲推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