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吉 袁斯茹)英国是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唯一主宾国。中英科技和人才交流合作已经进入“黄金时代”,合作与共赢成为中英科技与人才创新发展的主旋律。目前,每年在华工作的英方专家超过4万人次,并成为中英创新合作的重要人才基础和推动力量。4月14日,在深圳论坛上,多名来自英国的教育、科学界嘉宾,纷纷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建设“把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虽然发言各有侧重点,但几位英国嘉宾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交流合作。威斯敏斯特大学校长、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副主席彼特·邦菲尔德表示,威斯敏斯特大学就是在严谨治学的基础上,以开放的态度谋求多方合作、创新,才让这所拥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古老大学不断焕发生机。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约翰·斯彼克曼在演讲时指出,目前世界上面临着五大挑战:气候变化、对新药物的需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生物多样性减少和食品安全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让生活更美好,必须要进行跨国跨界合作,让全人类共同作出努力,”斯彼克曼说,“我的团队只有十余人,但是分别来自英国、加拿大、波兰等国家,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合作的好处。”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斯克莱德大学校长吉姆·麦克唐纳给出了一个更加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在斯克莱德大学,员工来自约100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员工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最多。”融合交流、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人才建设的基本准则。
新闻推荐
大鹏新区税务局举行高端人才专场宣讲座谈会 海归协会会长成为“税收宣传大使”
4月13日,大鹏新区税务局走进位于深圳国际生物谷生命科学产业园的深圳市因诺转化医学研究院,举行2019年税收宣传大使授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