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纳税人在每月5000元“起征点”的基础上,还能够享受到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带来的减税“利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增强消费能力。落实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使符合减税政策的约8000万纳税人应享尽享。如今,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施行已3个月有余。居民有多少获得感?减免个税,对扩内需促消费起了多大作用?税务部门采取了哪些办法让政策精准落地?记者进行了采访。
专项附加扣除——
充分考虑个人负担的差异性
深圳市一家咨询公司的员工邵光华,在西乡租着一套房子,每个月收入1万元出头。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有需要悉心照护的父母,和2个在读小学的孩子。今年前三个月,邵光华总共多拿到手1000多元工资。原来,自今年元旦起,邵光华能够享受到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两个孩子的教育费用2000元,租房费用1500元,赡养父母费用1000元,算下来,每个月比原来少缴纳400多元个税。邵光华感慨地说:“专项附加扣除涉及医疗、养老、教育等,充分考虑到了实际生活负担,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工薪族来说,这次减税让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像邵先生这样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红包”的人还有很多。
在山东,谈起个税改革使员工和企业享受到的红利,豪迈科技集团财务总监刘海涛很有感触。去年10月,企业缴纳个税人数约8100人,每个月缴纳个税金额约77万元。随着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正式实施,缴税人数减少到4000人,缴纳个税金额则减少到约40万元,前后对比,个税纳税人数和金额都少了一半左右。“这相当于每个月拿出37万元给员工发"红包"啊。”刘海涛说,个税改革既让员工受益,又有利于企业留住人才、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助力企业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1、2月份已累计惠及4400多万人。加上去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提高“起征点”改革,两步个税改革全部落地,8400万人可不缴个税。
钱袋子鼓了促进了消费——
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个税改革后,居民的钱袋子更鼓了。那么,这些收入,能用来做些什么呢?
北京市民赵女士参加工作六年了,如今月收入约1万元。她认为,工薪阶层的消费观念主要是量入为出。个税缴得少了,收入增加了,消费也就更有底气了。“去年10月份调高个税"起征点"后,我每个月少缴纳个税约450元,再加上现在的专项附加扣除,每个月能少缴纳700元。一年下来,几乎多了一个月的工资。”赵女士说,她打算利用这笔钱给自己“充充电”:“我准备考注册会计师,需要报培训班、买参考书。减税多出来的钱,刚好能用来支付这些开销。”
最近,山东高密市民王先生的心情不错。原来,他新添置了一辆7座SUV,“现在每月减的个税,相当于当月养车的钱、油钱,这个优惠政策实在、直接!现在正值大好春光,开上一辆宽敞的汽车,带一家人自驾游,就当是给全家人的礼物吧。再攒攒钱,我还打算买按摩椅、咖啡机,让家人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生活。”
王先生说,这段时间,个税在降低,收入在增加;随着增值税税率降低,汽车等商品跟着降了价。对于消费者而言,一增、一降,消费自然也就能够“提档升级”了。
2018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总额高出43.8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将进一步增强。白景明认为,个税减免使得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增强,这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新华)
新闻推荐
年费28万元的国际幼儿园招生 高端幼教品牌抢占深圳市场观察人士称深圳未来或成国内学前教育新高地,有家长表示除了教学质量,更看重其可以共享世界性的教育资源
观察人士称深圳未来或成国内学前教育新高地,有家长表示除了教学质量,更看重其可以共享世界性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