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在龙华区税务局观湖税务所办税服务厅,纳税人正向税务工作人员咨询涉税业务。深圳市税务局供图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从“三十证合一”到“营商环境改革20条”,从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到“秒批”,从降低企业工商业用电成本到“四个千亿”助力民营企业发展……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力度。
4月16日,深圳市税务局以“落实减税降费 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举办纳税人座谈会、实地走访企业等系列活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优化政务服务,营造综合成本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全方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税费负担亦是深圳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今,深圳正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释放减税降费红利。今年前两月,深圳合计减免税额85.21亿元。
创新信息化手段
让纳税人“无纸化”办税
设置智能化办税设备,帮助纳税人获取办税资料;组建统一导税团队,第一时间解决企业涉税难题;建立自助办税区,全天候服务纳税人……4月16日,在龙华区税务局观湖税务所办税服务厅,不少市民正通过自助办税机办理涉税业务,大厅里井然有序。
前来办理发票业务的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如今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线上申请并领取电子发票,办税越来越方便了。
走进观湖税务所,记者发现,办税大厅被划分为多个清晰可见的功能区域,包括填表区、预审区、24小时自助办税区等。从进入一楼大厅开始,纳税人便自动进入“无纸化”自助办税模式。在远程交互办税设备前,市民郭女士正与税务工作人员进行视频对话。“隔着屏幕就可以和前台人员远程交流,今后不用东奔西跑,就可以跨区域办税了。”市民郭女士说。
办税大厅不再熙熙攘攘,并不意味着纳税人少了,而是意味着办税效率更高了。深圳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深圳税务推行电子税务局、无纸化办税、微信预约办税等便民举措,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用科技打通便民办税“最后一公里”,大大提高了办税效率。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2019年我国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如何让“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成为深圳税务部门不断思考的问题。4月1日,深圳市税务局发布了“减税降费措施十条”,其中包括“突出业务辅导,实现应会尽会善操作”“优化办税制度,力求服务质效再提升”等。
深圳大力推动减税降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底气。深圳市亿通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会计主管刘向阳表示,该公司2018年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66.08万元,按照原来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约6.6万元。2019年在销售额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该公司只需缴纳企业所得税3.3万元,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记者了解到,除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圳市税务局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出台切实解决群众难处的政策制度,把“烦事”列入改革范围,把“难事”纳入解决范畴,真正为企业“松绑解绊”。
建立“容缺办理”机制,让纳税人“不跑即办”;简化办税流程,让纳税人“不跑即享”;实行“一窗通办”,让纳税人“即来即办”……一系列便民办税措施的出台,让“放管服”改革在鹏城大地逐渐开花结果。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改革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土壤,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力。
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方面,深圳市税务局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为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保驾护航。深圳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深圳市税务局构建“互联网+”纳税服务智慧体系,包括建设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平台,推出以企业微信为载体的税企互动平台“微税务”等。
深圳市税务局局长张国钧表示,深圳市税务局将始终牢固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打造办税服务厅“安静工程”,着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蒋偲)昨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据了解,深圳机场第三跑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