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纪啸林,34岁,籍贯山东泰安。他先后任职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国际著名建筑师事务所TFPFarrells,2016年在深圳与香港合伙创建肃木丁建筑事务所,曾参与或完成包括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北京“中国尊”摩天楼和深圳前海自贸区第一楼“前海之门”等众多项目。
在行
第1期
1985年出生的纪啸林,在建筑设计行业已打拼12年。从上海到香港,从香港到深圳———学习、工作、学习、工作、创建事务所———这12年里,他演绎了一条伴随行业发展快速成长的路径。
2019年初纪啸林与他的团队迎来高光时刻,他们参与设计的“超级十字方案”,获得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设计优化国际咨询方案一等奖。这对一个创业2年半的建筑事务所是最好的肯定,也让纪啸林看到了在行业内拼搏的曙光。
4月11日,纪啸林受邀来到OCT-LOFT“一人一世界”设计师讲座第18季现场,与近百名听众分享自己的设计案例与理念。让人看到他对理想的追逐,及从不知名建筑师成为知名建筑师的“独门绝技”。
谈高光时刻
中标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
对于建筑设计界,纪啸林无疑还是一个刚刚升起的新星。如果不是中标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他与他的团队或许还要在暗夜里摸索很久。
2019年2月25日上午,对纪啸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刻,他们得知自己团队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设计优化国际咨询方案获得一等奖。
获知这一消息时,纪啸林正跟同事讨论方案。“那天是周一,合伙人丁樯每周一例行公事都会上几个重要的政府招投标网站看有没有新的竞赛公告,突然丁樯说‘超总’结果公布了,然后抱起工作室的狗(叫古墩儿),说‘古墩儿,你不要死掉’,我就知道我们赢了。因为丁樯之前开过一个很邪恶的玩笑,让我从超总中标,跟古墩儿活着里必须选一个,我说废话,当然是超总不中,让古墩儿活着,超总这种项目将来还会有,但古墩儿只有一个。”
纪啸林谈起获知中标消息时有些轻描谈写。“因为从入围前三到得知中标中间隔了一个季度了,还跨了年,好似没那么兴奋,但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之前最被看好的是深规院跟瓜大师团队的联合体,瓜大师(VicenteGuallart)是巴塞罗那的总建筑师。”
不管怎么说,这个项目的获奖给纪啸林带来了事业的转机。
2016年,纪啸林与合伙人丁樯共同建立肃木丁建筑事务所,之后一年的时间里,他们赢得了深圳万科时代广场屋顶构筑竞赛第一名,与GMP、FUKSAS等知名事务所一同入围深圳龙华文体中心国际竞赛,并被邀请为坂雪岗科技新城打造全新的艺术中心。2018年初,他们成功入围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中轴门户地块———天音大厦国际竞赛,与普利策奖得主汤姆梅恩领衔的Mophosis以及包括GMP、RMJM在内的五家著名国际事务所同台竞标。随后,他们开始涉猎大型城市设计项目,先后入围深汕合作区中心城区国际竞赛(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并与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日建株式会社共同完成香蜜湖片区城市设计提升深化方案与导则。2019年2月,经过近半年的激烈角逐,从全球15家顶尖事务所中脱颖而出,肃木丁与库博的联合体中标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设计优化国际咨询。
尽管有着这么多的“战绩”,但这些项目没有一个成为实现了的建筑实体,都止步在方案。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中标将打破这一现实“魔咒”,让他们的设计蓝图得以真实呈现。
谈难点
最难是短时间内想清楚一套逻辑
作为一家成立两年多的深圳团队,纪啸林与肃木丁的成长路径也慢慢成为一种有话题性的行业现象。4月11日,他以《结构,超越尺度》为题,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分享自己参与的优秀案例,讲述肃木丁如何用“结构”应对项目技术层面从小到大的尺度跨越,同时,这一过程也是空间认知层面的维度跃迁。
南京晓书馆,室内改造面积1800㎡;万科时代广场屋顶构筑,结构覆盖面积3360㎡;龙华文体中心,建筑面积86400㎡;坂雪岗艺术中心,建筑面积122200㎡;天音大厦,建筑面积132000㎡;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设计,规划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心区总体城市设计,规划用地面积52.7平方公里。
谈及这些项目哪个最能代表自己的设计思想,纪啸林认为是龙华文体中心和坂雪岗艺术中心。
“之前我们都没有做过那种赚钱的竞赛,同时也没有人知道我们,我们根本就活不下去,我们做竞赛也只能做公开竞赛,过得非常凄惨,但这时候我们通过龙华文体中心进到可以通过竞赛赚钱的方式里面,因为像龙华文体中心这种很大空间的竞赛,标的费已经相对可观了,对我们来说也可以赚钱了,这个项目是我们进到这个系统里去的第一个项目,意义重大。”
龙华文体中心项目也是他们在建筑面积与尺度真跨越的开始,从3600㎡的项目,一下子跨越到了8.6万㎡的项目,这是真正对尺度把控的挑战。而这一过程中,最难的部分,纪啸林认为还是在短时间内如何迅速地把做设计方案的一套逻辑想清楚。
“每个竞赛可能时间上差不多只有40天,40天我们要把它做出来,还要去表达,画一张图纸,表现出来,做一个动画,整个时间周期短,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把一整套逻辑想得清清楚楚。”纪啸林说。
谈策略
不停参赛是种策略
谈起在何情景下想起要开自己的事务所,纪啸林表示:“我隐约觉得是我读大学的时候给自己的一个假定,给自己的一个预设,因为本科的时候我还在读城市规划,但我当时够觉得我一定会做建筑,而且我会做一个自己的建筑事务所,那时候可能已经在预设这件事情。但是为什么,我觉得可能跟性格也有关,因为我属于那种如果某一方面对自己特别自信,我会极其想要握着这件事情的控制权,但是我觉得我帮别人打工,我都没有控制权,所以我觉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2016年10月份回深圳的时候,好像没有想清楚就回来了,因为觉得没有必要在香港呆了,有这种感觉,就回来了,那时候也没有项目,也不认识人,什么都没有,回来再说,很随机,理论上对我来说又是一个长期预谋的事情,但是回来又是很突然的事情。”
事务所成立两年半,他们所做的都是竞赛项目,为什么要这么做?纪啸林直言不讳,这其实是他们的策略。
纪啸林表示,这其中主动预谋的成分很重,当然也有阴差阳错。“主动预谋是因为我们觉得这种类型的项目会是将来我们很重要的方向,而且我们能做,我们尝试去做。阴差阳错是因为这种项目对于年轻团队来说是很难进去的,可能我们有了一次机会,慢慢地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我们坚持到今天,如果我们今年还是没有能中标的或者是有新的成绩、能再上一个台阶的话,可能很快我们就会被市场忘掉了,一定的,还好这时候我们中了深圳湾超级总部。有预谋是因为我们想要做,阴差阳错是第一次我们确实有运气的成分进去了。”
这一不走寻常路的策略,让纪啸林与他的事务所从不知名状态走出来,成为挑战国际顶尖事务所的新力量。当然,他们的策略也是只做顶尖项目的国际竞赛。用纪啸林的话说,“我们不在乎是否赢,却在乎输给谁。”
行话
不管是建筑还是城市,它们都是不同尺度的两种空间系统,两个系统在尺度上不同,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它有衔接的问题,我觉得只要把衔接的问题解决好,就没有问题,但前提是建筑师要了解城市系统。我觉得现在整个行业如果说问题的话,是两个系统相对独立。
同题问答
南都:你觉得从事这个职业最应该具备的品质是什么?
纪啸林:我觉得大概有三个:第一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二是能坚持;第三是能变通,或者叫会变通。我不认为建筑师是艺术家,我觉得建筑师应该有能力去解读整个大的行业和产业链,同时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合适的地方。
南都:你有什么话想对新加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说?
纪啸林:如果自己不够喜欢,那就转行。
南都:你对未来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纪啸林:对我和合伙人丁樯来说,我们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它将来一定会朝着更成熟、更规范的方向走,但它潜在的挑战是未必是现在的玩法,它将来一定会有一套新的玩法,因为房地产市场的产业在变,如果房地产市场或者是整个行业上游有新的玩法,我们这个行业一样有新的玩法。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谢湘南
新闻推荐
肾功能衰竭+2个恶性肿瘤,却不用换肾? 国科大深圳医院开展肾肿瘤微波消融术,助患者转危为安,保住其右肾
肾肿瘤微波消融术进行中。何光智主任(左)与于杰教授(中)默契配合进行肾肿瘤微波消融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