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辖内银行业协会发布《支持民营企业稳健发展倡议书》,推动辖内60余家银行业机构从优化金融服务布局、加强资金引流、合理降低融资成本等10方面退出针对性纾困举措,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完善辖内金融服务线上平台“微笑网”,推动接入更多银行业机构和产品信息,进一步丰富银企双向选择,已累计上线小微、民企专属金融产品160款……近年来,深圳银保监局为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采取了系列举措。
在深圳银保监局的指导之下,深圳各家银行使出了“浑身解数”,不断创新产品,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贡献力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深圳辖内银行业对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6014.89亿元,较年初增长8.94%,高出各项贷款增速5.39个百分点。
中行深圳市分行:
“1+N”供应链业务余额
突破140亿元
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过程中,中行深圳市分行早在多年以前便开始打造“客户分层营销机制”,牵头建立民营企业“白名单”,倾斜信贷资源,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并为企业定制从融资到交易一揽子金融服务。此外,还率先创新开展贸易融资“1+N”供应链融资模式,大力支持包括华为、比亚迪、万科、迈瑞等核心客户上下游民营企业发展。据悉,目前该行“1+N”供应链业务余额突破140亿元,较去年底增幅超过40%。仅“一达通”一家合作平台就已为超万家民营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同时还配套开展“锁汇保”业务,为23万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外汇保值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中行深圳市分行类似的措施还有很多:如制定普惠专项信贷计划,明确定价和FTP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押品评估费用深圳中行统一支付,切实降低融资成本,累计为小微企业支付超过1500笔抵押物评估费;另一方面在“信贷工厂”模式下,积极推出“科技金融”服务方案,联合政府构建“银行+政府”生态圈,与相关区政府推出“孵化贷”“初生贷”“成长贷”“加速贷”“小微促进贷”“上市促进贷”“知识产权贷”等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产品,切实解决民营新经济、新业态、轻资产、无抵押、难贷款的共性问题,为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等。
工行深圳市分行:
为“无抵押”企业解燃眉之急
中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主要痛点是周转急、无抵押问题。
以某食品公司为例,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80万元,从事冻品批发零售,主要服务于大型连锁酒店。由于经营发展需要,该企业新营销了一家五星级酒店,且给予酒店三个月赊销期,公司存在一定的资金压力。因该公司业务发展初期在银行办理过个人经营贷款,已将名下一套房产抵押给银行,因此导致其目前无其他符合贷款要求的抵押物。
对此,工行深圳市分行不是将其“拒之门外”,反而主动上门拜访,现场考察企业库存,核查企业对公结算、缴税情况等。在考察了解到企业信用状况、经营、纳税状况良好,经过风险评估之后,该行向企业提供了“经营快贷”,并按照测算,上报了贷款申请150万元,最终帮客户解了“燃眉之急”。
华夏银行深圳分行:
加大民企和小微企业
信贷支持力度
华夏银行深圳分行也支持民企扶持小微作为转型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深圳市政府“四个千亿”计划,从“机制建设、产品创新、金融科技”等方面入手,全力加大民企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据悉,截至去年末,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小微贷款增速达到35.83%,比各项贷款增速快19.5个百分点,其中民企占比达到95%,普惠金融占比达到44.2%,小微贷款客户同比增长达到1139%,全面完成“两增两控”目标。今年以来,华夏银行深圳分行继续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力度,截至目前,其小微普惠贷款同比增长达到39.51%,快于各项贷款增速21.69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深圳分行:
多品种、全方位
满足小微企业所需
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小微企业,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一直坚持“阳光服务”,对小微企业做到“一视同仁”,为小微企业解决开户难问题。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现状,光大银行深圳分行重点推出了“抵押融易贷”“阳光e微贷”“税贷易”“政采融易贷”等产品,从抵押担保、质押担保到信用担保等方式,多品种、全方位满足小微客户所需。 (谢惠茜)
新闻推荐
(记者彭琰通讯员龚艺)记者近日从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继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6年发布《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