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企业一窗通”系统上线运行,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
深圳40向湾而生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要看它的营商环境,而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去年12月3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对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共35个大中城市的营商环境进行了评价,深圳位居全国第一。一年以来,从推出“三十证合一”、开办企业一窗通、个体户微信申报、个体户秒批,再到深港通注册易等商事服务主要措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深化改革,对标国际一流,打造多张深圳市营商环境改革“新名片”,不断增强企业、市民对深圳市优化营商环境的获得感。
商事登记实现“一表申请、一次登记、一码通行”
商事登记是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圳是全国最早开展商事登记改革的城市之一,持续在商事登记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2018年7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三十证合一”信息共享等五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措施,此项改革将全面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
“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邝兵表示,“这三十证在深圳涉及的部门众多,连同市场监管部门在内共14个部门负责实施,整合事项情况不一,业务梳理、系统改造的难度都比较大,各部门前期都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邝兵介绍,改革后,企业实现“一表申请、一次登记、一码通行”。通过商事登记系统一次录入企业的登记备案信息,三十证涉及的14个政府部门实现“登记信息共享、登记结果互认”,所有的登记备案信息全部关联到营业执照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凭“一照一码”全国通行。同时,社会公众可实现“一号通查”,及时查询了解企业应向社会公示的登记备案信息和信用信息,强化企业信用监管,有效净化营商环境。
推行全流程无纸化网上注册业务
扩大“不见面”审批业务范围
“三十证合一”推出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并没有停止优化营商环境的步伐,继续大力推行全流程无纸化网上注册业务,扩大“不见面”审批业务范围,确保大多数业务实现足不出户,网上办结,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商事登记中引入实名核身技术,进一步提高登记质量。利用互联网实名核身技术,采集实名信息,大幅提高身份真实性,完成了商事登记全部推向互联网之后申请人从“实名”到“实人”的关键转变。不同于全国部分地区只是简单地将实名核身应用于登录场景,深圳的做法是将实名核身技术融合到商事登记的具体业务流程中,对传统商事登记的流程进行了重构和优化。由于核身全过程可在手机上随时进行,操作简单,社会公众接受及认可度较高,且同时设计了包括窗口现场审核在内的多种救济渠道,咨询投诉量未出现明显上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推行人脸识别自助发照。人脸识别自助发照通过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自主设计的专用设备中集成实名核身服务,采集领照人身份证件和人脸影像,对符合领照要求的申请人,自动打印营业执照及相关的办事须知等全套材料,并自动生成领照人电子档案,与窗口领照档案保持一致。自助设备的引入让商事登记业务打破了时间、地域限制,相当于大幅度扩大全市商事登记网点,能够提高申请人的便利度和用户体验。
为进一步提高商事登记便利度,提升社会公众办事体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新服务。新投资创业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不必出门,在家“刷脸”就能领取电子营业执照。有了这项举措后,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通过微信“工商电子营业执照”或支付宝“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完成“刷脸”授权验证后,在“企业登记地”一栏选择“深圳”,就可随时领取电子营业执照,并在线查看、出示、下载、打印、验证营业执照,免去到注册大厅领取纸质营业执照的麻烦。
实行“深港通-注册易”港资企业服务新机制
深圳与香港互补发展,一直以来,深圳都是港资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据统计,截至2019年3月底,深圳共有港资企业40038户,约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71%.近三年来,港资企业来深投资加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21.47%.众多优秀的港资企业为深圳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了高素质人才,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推动了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但由于香港与内地的法律体系不同,许多香港投资者对于在深圳办理商事登记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了解不够深入,对业务办理流程不够熟悉,来深创业投资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
为了加强与国际规则接轨,切实解决香港投资者在深投资的痛点、难点,努力营造深圳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利用香港金融机构网点便利、跨境网络完善的优势,与部分银行机构合作推出“深港通注册易”服务,委托香港银行网点为香港投资者在深圳设立公司提供商事登记代办服务,实现商事登记服务前移、离岸受理、远程办理,共同为香港投资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商事服务和金融服务。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改革,“深港通注册易”服务将率先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启动,首批由4家银行机构的指定网点办理。下一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将不断拓展合作银行机构和服务网点,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从香港投资的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简化申请材料,优化港资企业投资的配套服务措施。试点成熟后,尽快在全市推广,为更多香港来深创业投资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开办企业一窗通”系统上线运行
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
以往企业开办后银行开户时间需要十几天甚至二十几天,为解决这一“痛点”,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签订了《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提高银行开户效率、缩短开户时间与整体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有效衔接、统筹推进。
据了解,深圳原有的开办企业流程需要企业按先后顺序分别到不同部门申请,各部门都有一定的审核时限,以串联的方式进行办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原有的开办企业流程进行调整,改串联为并联,并将开办企业环节由4个减为3个,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取消了“名称预先核准”环节,成为目前广东省开办企业具有最少程序和环节的城市。
新上线的“开办企业一窗通”系统实现市场监管、公安、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推行企业开办一次提交、共享交换,同步办理、限时办结新模式。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内,比全国快4.5天,比全省快1天,继续保持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全国、全省前列。
为加快推进深圳市“数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商事登记便利化,最大程度便民利企,今年3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龙岗区委区政府共同推出个体工商户“秒批”改革,将个体户设立由原来的两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符合条件即时审批通过,同步建立“秒批”与后续监管闭环,实现了登记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
个体工商户“秒批”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实现审批时间“大提速”。个体工商户申请业务从以往的两个工作日缩短至5分钟内甚至数秒钟即可完成,并可自动审批获知结果;二是实现24小时审批“不打烊”。个体工商户无需预约、无需排队、无需提交纸质材料,也无需工作人员逐项对照材料进行审核,随时随地自主办理登记和注销业务;三是实现阳光审批“零违规”。业务流程和申办材料高度规范,审批由系统自动完成,不存在自由裁量的人为空间,从根本上避免违法违规审批的可能性;四是实现审批监管“无缝隙”。借助网格巡查与市场监管协同联动机制,强化数据共享和信息报送等多种方式,实现“两无”主体“发现-处理-反馈”全闭环。
下一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将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的原则,在符合条件的区(新区)开展商事登记“秒批”服务,逐步扩大包括企业登记注册在内的“秒批”业务范围,努力实现“秒批”覆盖最大化,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市民,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统筹:李榕
文:李榕
制版:陈欣章玲
刘艳兰黄炽林
新闻推荐
晶报讯(记者罗丹)4月17日下午,“MCIC美奥复杂病例种植中心”成立仪式在深圳美奥口腔医院举办。来自美奥口腔全国13省3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