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
从一个不知名的“菜鸟”到拥有十多项专利的大咖,自学十个春秋,敢和国际水准论短长。你是一介工匠,你是中国顶级的模具人,龙岗以你为荣。
10年前他是初涉模具行业的“菜鸟”,被国外客户斥责“根本不懂模具”;10年后,他成为国内外各大厂家青睐的“模具达人”,他就是易浩。
在众人眼里,模具制作是一项“穷挫累”的工作,易浩则不然。易浩从一个学徒做起,通过反复的跟班装配、学习求教、知识梳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技艺水平大幅度提升,牵头组建的模具研发技术核心小组,直接推动公司年产值大幅提升,客户称赞他们是“拥有一百种解决方案的公司”。
十余年时间,他用超出常人的拼搏精神,成长为行业精英,在模具结构设计的重要领域刻苦钻研、大胆创新,迎头追赶国外先进水平,并取得了重要突破,曾荣获龙岗区第一届的模具技能大赛的团队二等奖和个人三等奖。
说到成功的秘诀,易浩的答案只有刻苦二字。从业之初,为尽快掌握加工设计技巧,他“车间-办公室-宿舍”三点一线,深夜还守在注塑机旁观看试模;业精于勤,不懈的努力,丰富的经验,使易浩在模具领域有了更多想法和尝试。
在4年时间,他带动部门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的“特殊双抽芯结构”更是他自主设计而成,他主导编制的“模具成本分析表”得到了同行业的认同和推广,编写的“模具开发制作流程”提高了整个模具供应链的管理水平,获得众多合作厂家的一致好评。如今,易浩服务的模具厂多达10家,遍布珠三角,每年完成2000多万模具制作任务和100多万模具修改任务。
“最开始选择这个行业,不是因为兴趣。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太好,为了可以尽早工作帮补家用。毕业后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做和我们专业对口的工作,或者做一两年转行,因为确实很辛苦。我也想过转行,但是看到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这件事情勉励坚持了下来。”易浩表示,那时候天天钻研技术,就连去超市买东西,都先研究下图案、模型等等,看看对于做模具有没有参考价值。
此外,对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模具制造是夕阳产业,看不到未来,易浩则不这样看。“实际上,我们和国外相比,在模具制作上还有距离,工艺相对落后,传统作业模式缺乏管理、存在浪费等等。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改善模具行业,这也是我工作的动力。”
十余年时间,映射了易浩从“新手”到“新秀”的转换,他怀揣着一颗“匠人之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国的工匠精神,用精益求精镌刻了“龙岗制造”的匠人操守!
本版采写:龙岗通记者张一鎏
本版摄影:龙岗通记者赵炎雄
新闻推荐
学校取缔“拼车巴士”家长很头痛 校方:配合交通部门整治“黑校车” 区教育局:将加快完善校园周边交通配套服务
深圳晚报记者郑燕妹近日,深晚记者收到家长报料,反映龙岗木棉湾小学交通不方便,上坡坡道很长,学生自行上学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