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围社区消防体验中心以民生微实事资金为基础,撬动社会资金共同建设。朱洪波摄
福田街道水围社区召开民生微实事居民议事会。朱洪波摄
清晨,老年人练太极;下午,孩童结伴嬉戏;傍晚,年轻人相约打羽毛球……福田街道福山社区辛诚花园小区内,唯一的一处室外活动场所面积并不大,约300平方米,却是最容易拉近邻里关系也最具人气的地方。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情况并不是这样。“由于年久失修,地面凹凸不平,破损也比较严重,不少居民曾在活动过程中被绊倒。”该小区居民廖葵香介绍称,在去年6月召开的一次居民议事会上,居民代表联合将中心球场改造的民生微实事议案递交社区党委。“没想到1个月后街道就组织施工人员进场实施,项目于9月完工。办事速度非常快!”
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和民主讨论,5年来福田街道13个社区共有630个项目搭上“民生微实事”这趟快车。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精细化、精准化的民生微实事,让居民真切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和民生实惠,也成为了福田街道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生动实践。
●撰文:叶淑萍
以民生微实事促进CBD和老旧小区协同发展
过去,许多社区居民多次反映的一些惠民小项目,受“单个项目资金少、资金审批链条过长,相关政策支持欠缺”等因素影响,无法较快、较好地得到落实。
民生微实事是由福田区委、区政府于2014年创新推出,2015年在全市推广的社区治理改革项目。该项目最大特点是非常接地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诉求为目标,以“短、平、快”的方式解决社区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真正实现由“政府配菜”向“居民点菜”、由“政府为民做主”向“政府与民共谋”两个转变。
福田街道是深圳中央商务区所在地。辖区有总部企业50家,占全区22%;“年税亿元楼”32栋,近全区“亿元楼”总数40%,其经济产出占全区GDP总量23%。
除了是深圳市总部经济最发达、聚集效应最显著的街区,辖区面积10.8平方公里的福田街道同样集聚了不少老旧住宅小区和城中村。CBD和老旧小区如何协同发展是福田街道近年来重点思考的问题。一个重要的破题路径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以民生微实事为抓手,着力提升民生服务能力,温暖百姓之心。
“如果说社会治理是一场"接力赛",社区就是"最后一棒",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民生无小事,只有将民生实事做到居民心坎上,才能真正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使居民知晓惠在何处、惠从何来。”福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心红表示。
福田街道民生微实事实现“保基本”,鼓励“多办事”
每年元旦后,福田街道党工委都会召开民生微实事动员会,通过党组织、工作站、居委会、居民议事会、意见箱、公示栏、“两代表一委员”、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辖区居民广泛征集项目,以服务民生为指导思想,立足民生出精品,把微实事办实办好。其目的就是进一步精准发掘居民需求,激发社会活力,夯实基层基础,构建政府善治、社会共治与社区自治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实现“保基本”,鼓励“多办事”,加大对民生资源薄弱地方的投入,是福田街道在开展民生微实事工作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在制度方面,福田街道重新修订民生微实事实施办法、福田街道民生微实事办理时限规定等一系列办法,同时建立领导协调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方案和流程。
撬动社会资源,突出“多元参与”,是福田街道开展民生微实事工作中的一大特色。统计数据显示,5年来,福田街道共收集辖区居民提的民生微实事议案755个、立项630个,财政资金投入7600万元,共撬动社会资金1760万元。
监管方面,福田街道严格落实审计制度,对每个工程项目进行审计,保证资金合理使用。社区工作站对每个项目负责质量监管,居民也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跟工作站沟通处理。
在福田街道,民生微实事项目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阳光运作、快速实施,从居民提议、社区商议、街道审议到居民议事会决议,从决议结果、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公开到评价结果公开,“四议四公开”保证了居民群众的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从项目的征集、审议、公示、到定标、实施以及监督、验收,福田街道民生微实事的每个环节都有影像与图片资料,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比对资料,街道及时归档以便于随时检查、监督。
福田街道还以“立碑、竖牌、镌刻、喷字”等方式,在民生微实事项目上配专用“LOGO”,在显眼位置进行“标识”,并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实施效果,在社区显眼位置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一批民生微实事精品项目落地
利用民生微实事资金对党群活动室进行装修,使广大基层党员有一个开展活动的场所;为各小区配备小型消防站,提升各物业单位应对火灾防控的能力,及时发现火情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加大力度对福田口岸周边环境进行提升,将福田口岸建设成一流的通关口岸;在福山社区举办“感动社区人物”评选及颁奖典礼,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近年来,一批民生微实事精品项目在福田街道漂亮“落地”,受到辖区居民广泛称赞。
辛诚花园小区中心球场改造项目是其中一个缩影。经居民议事会讨论同意,该小区去年成功获得35万元民生微实事项目经费,用于中心球场改造。“改造后的中心球场焕然一新,原有的坑洼地面被平整舒服的软质地面替代,球场周围新配了15张石椅供居民休息,大家都很满意!”在辛诚花园住了20年的廖葵香表示。考虑到辛诚花园居住的老人、小孩较多,除了改造户外活动场地,福田街道还“见缝插针”在该小区5栋架空层装了一些健身器材,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锻炼身体。
让福山社区党委书记田斌更为欣慰的是,改造后的辛诚花园中心球场吸引了老中青童,但居民从来没有因为争夺活动场地发生矛盾,相反,大家都很谦让,也很自觉。“考虑到年轻人白天工作比较辛苦,傍晚场地基本上都留给他们打羽毛球,原本傍晚在球场跳广场舞的老人则自觉将"阵地"挪到了小区外的市政空地。”廖葵香称,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体现了社区居民自治的内涵。
在水围社区住了6年的租户文先生同样也很感慨民生微实事给社区带来的变化。水围村已纳入深圳城市更新规划,在其转型升级过程中,卫生问题曾令居民和商户极度困扰。
“近年来,随着村里的发展,居住人口和商户越来越多,生活垃圾也日益增多,原来的垃圾中转站早已不堪重负,经常因为处理不及时导致垃圾满地,气味难闻。”文先生表示,去年7月,不少居民代表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在水围村南片区新建临时垃圾中转站的事宜很快就被街道提上议程。
去年12月,水围社区一个新的临时垃圾中转站建好了,面积约130平方米,日处理垃圾45吨,大大地缓解了社区内垃圾处置压力,有力地保障了社区环境卫生的整洁,此项目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今年我们将继续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为指向,解决百姓关心的急事、难事,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大对老旧小区的投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同时做好小区周边环境绿化提升和消防设施配套等工作。”福田街道社会事务科负责人宋申绍表示。
新闻推荐
谋求“最大公约数”共画文明“同心圆”“园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论坛举行,推出园岭公约,号召全民践行
“园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论坛举行,推出园岭公约,号召全民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