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金与《邓小平同志塑像》小稿
▲观众参观滕文金作品展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
矗立在深圳市莲花山公园山顶的《邓小平同志塑像》就像深圳改革开放的一座丰碑,象征了一个时代的巨变。雕塑的创作者之一滕文金大型回顾展“雕意塑念”近日在星河国风艺术馆举行,展览首次将他长达50余年创作生涯的雕塑以及绘画成果进行全面展示,其中前后两版邓小平雕像小稿尤为引人瞩目。
作为龙华区星河国风艺术馆在第15届深圳文博会期间的重点活动之一,《雕意塑念——滕文金作品回顾展》由《雕塑》杂志与深圳国风艺术馆共同主办,《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承担策展人。此次展览是雕塑家滕文金近30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举办大型个人回顾展,展出作品400多件。
两版《邓小平同志塑像》同时现身
滕文金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就是今天伫立在莲花山顶的《邓小平同志塑像》。这座邓小平铜塑像高6米,重6吨,塑造的小平身穿风衣,面朝南方,大步向前,风衣的一角在身后吹起。这座雕像已经成为深圳永久的纪念,每年迎接超过500万市民和游客。
作为《邓小平同志塑像》的主要创作者之一,滕文金全程参与了设计、创作,曾经先后三次北上,与小平同志身边工作人员及其他作者交换意见。此次展览展出了两件《邓小平同志塑像》原版小稿,一件是之前的设计稿,一件是雕像落成之后滕文金再制作的底稿。两件雕像都高1米,主要的差别体现在衣纹的设计上,从中观众可以看到当年的创作者在细节上的精益求精。《邓小平同志塑像》小稿一共制作了十件,其中四件由小平同志家属收藏。
在完成了深圳雕塑院的组建和《邓小平同志塑像》在深圳特区的落成以后,1997年,滕文金从深圳雕塑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彻底回归到自己的雕塑家身份。退休第三天就成立了滕文金工作室,开始了他长达20余年的工作室创作和研究生活。在这22年的时间里,雕塑界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清零”“洗牌”和“颠覆”已经经历过好几回了。与此同时,面对各种各样的昙花一现和花里胡哨的躁动,滕文金以自己默默创作、阅读、画画和写作所构成的大量成果执著地坚守。
策展人朱尚熹表示,“该展览对于中国现当代雕塑发展进程中的节点性意义将不言而喻;在雕塑本体语言的重新认识方面,滕先生作品所具有的示范性意义也将不言而喻。”
汇聚50余年创作成果
滕文金一直在雕塑领域专注创作,是一位高产艺术家,尤其在动物雕塑的创作和研究方面成果卓著,堪称一代大师。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滕文金的雕塑展相继在北京、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展出,多达150件作品的规模与作品的质量震动了雕塑界和广大公众。当时国内外出现过的“滕氏迷”和“滕文金动物雕塑现象”成为雕塑界的一段佳话。
此次展览中,“动物”主题作品也是一大亮点,犀牛、熊猫、金钱豹、长颈鹿、马来熊、大象……滕文金对动物的研究和观察细致入微,善于捕捉其特点,并通过雕塑将其表达得入木三分。他的作品以小见大,透出厚重感、大气势,彰显内在的活力和精神。此次展览展出其人物、动物等题材的创作,以铜雕、木雕、绘画等艺术形式,相辅相成地展现出滕文金数十年的潜心创作。
新闻推荐
5月10日,观湖上围当代艺术馆作为文博会分会场多个主题展的主展馆将全新亮相。(记者孙波通讯员李飞)记者5月6日从龙华区观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