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 今日福田 今日罗湖 今日南山 今日盐田 今日宝安 今日龙岗 今日龙华 今日坪山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今日龙华 > 正文

写400字差评敲诈8888元?刑责民责都被追究,网友表示 “职业差评”“买好评”全都不能信

来源:信息时报 2019-05-11 04:53   http://www.kcqsx.com/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

无论是网购平台,还是外卖网站,评价都是互联网经营者信誉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消费者评估商家、商品“靠谱度”的重要依据,正是因为重要,一些不法分子把“差评”当成了“商机”。

近日,一个由7名90后组成的差评师团伙,在被深圳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分别判处7个月至2年不等的刑期后,又被阿里发起民事诉讼,法院最终判决,该差评师团伙赔偿阿里经济损失8万余元、合理支出4万余元。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阿里之所以在该团伙领刑之后又以民事诉讼“追杀三千里”,目的就是要不惜代价提高作恶者的违法成本。

90后差评师团伙深圳落网

2017年3月,淘宝店主童某店铺内一款“爆款”电脑主机收到了一条差评,“我店铺内所有的商品都有3C认证、进货发票,保质保真,但这条差评费了很大工夫写了400多字,非要说我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让童某纳闷的是,无论是“退款退货”,还是“凭票报销维修费用”等各种解决方案,买家都不接受。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差评师了。果然,在一番沟通后,对方提出索要8888元“补偿”,还不退还电脑。

考虑到被“差评”的是店里的“爆款”,怕差评对销量有影响,无奈之下,童某选择息事宁人。谁知,后面“套路”重重,他的网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一条类似差评,并以此为要挟让童某给“补偿”。童某发现,有几次给出差评的买家使用的是同一手机号,买家昵称也高度相似。

“背后肯定是同一拨人。”不堪忍受差评骚扰的童某选择报警。他将信息反馈至阿里平台后,在平台协助下,深圳龙华警方展开侦查,最终抓获了曾某等7名利用差评敲诈勒索商家的犯罪嫌疑人,并查明该差评师团伙自2017年3月开始,利用同样的方法敲诈勒索了多名经营电脑配件的商家,童某只是受害人之一。

据警方介绍,与传统的案件相比,不法分子利用恶意差评来敲诈,手法趋于职业化,也更加隐蔽。值得注意的是,这7名差评师都是90后,最大的不过1991年出生,最小的才刚满20岁。

阿里巴巴高级安全专家临阁表示:“商家在遭遇恶意差评时,不要认为花钱私了就能息事宁人,遇到恶意差评,要第一时间妥善留存证据,主动向平台和公安机关举报,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诉差评师胜诉 阿里获赔13万元

2018年6月,深圳龙华法院对这一差评师团伙进行了刑事判决。法院经审理后认定,7名犯罪嫌疑人故意以差评相威胁,对网店店主多次实施敲诈勒索,判决这7人敲诈勒索罪成立,有期徒刑七个月至两年不等、并处罚金。

随后,阿里巴巴又将获刑的7人诉至法院,向该差评师团伙索赔70万元。今年3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被告的恶意差评行为给平台评价体系注入了虚假评价数据……扰乱了平台正常经营秩序,损害平台长期经营打造的电子商务营商环境,判决被告共计赔偿阿里经济损失8万余元,律师费等合理支出4万余元。

实际上,这不是阿里第一次向侵扰商家的差评师“宣战”。另据阿里方面透露,自2017年开展打击恶意行为专项行动以来,阿里已经配合多地公安机关破获20余起利用恶意差评对商家进行敲诈的案件。今年1月17日,全国首例电商平台诉差评师的“一元官司”迎来了一审判决:江苏海门市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杜某等三名差评师共同赔偿淘宝损失1元、合理支出2万元。

划重点

正常消费评价不会有影响

“差评师”被电商平台“追杀”,但也有用户担心,自己正常的消费评级会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我对商家不满,给予差评,会不会被扣上差评师帽子呢?”市民陈先生向记者表示,他担心类似做法会否过度保护平台和商家。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首先平台打击差评师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一个真实的信用评价体系。需要平台建立一套从商家、消费者、平台三者之间透明化的系统申诉流程以保障各方权益,避免出现过分保护商家或者消费者的行为。其次,消费者在保留证据的情况下,只要保障自身的评价真实、不夸大、不诋毁就不必过分担心,平台可以按照溯源机制进行查看。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要保留发票,在与商家沟通联系协调记录截图保存,对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的,进行拍照取证。

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在处理过程中,不存在过度保护商家和平台,因为职业差评师是否“职业”,在整个消费流程中都能看出来,普通消费者不会那样操作。

奔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华:判断是普通投诉还是差评师的关键是“是否属于恶意差评”。如果不是抱着敲诈卖家的目的,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差评是无可厚非的,消费者无需过分担心。

互联网律师赵占领:阿里打击的是职业差评师,刑事角度主要是针对其对卖家的敲诈勒索行为,这跟普通消费者的差评有很大的区别,消费者给卖家差评属于合法权利。

差评在各平台

影响力有别

风云资本侯继勇:所有互联网公司都不想看到网络差评师在自己的平台出现,然而各个平台机制不一样,其它平台的商家对差评并没有那么敏感,例如京东上有自营店而淘宝则没有,经营模式不同也让差评师目标更多放在淘宝平台上。

在淘宝京东均有网店的广州潘女士:同样一个差评出现在淘宝和京东两个网店上,一般情况下给淘宝店带来的伤害会大于京东店,这与平台机制不同有关。

信息时报记者 卢云龙 韦柑潞

市民观点

他们有话说

会自己判断好评差评

市民叶小姐平时有网购的习惯,她曾经试过,想订外卖,看到有评论说点的餐有虫子,她马上就决定不要选这家了:“餐饮的卫生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她也表示,其他比如买衣服,会综合考量。“买衣服的话,我一定会看买家秀。好评和差评也都会看,如果差评太多,会综合考虑一下再决定”。

最近刚生了二胎的魏女士,平时经常在网上给孩子买奶粉、纸尿裤、奶瓶和衣服等日用品。她说自己基本上会选择品牌旗舰店或自营店,这样感觉比较可靠。在具体选择过程中,她也会关注评论。“有一次想买爬行垫,有评论说味道太重,我就犹豫了,最后没买。”她说,如果自己判断产品还不错,即使看到有些差评,她还是会买。“感觉的确是使用过,是真实体验的评论,我会留意一下。但那种简单说差,不好,语气明显比较恶劣,又没有讲具体怎么不好的,我就不会参考了。”

信息时报记者 卢云龙 韦柑潞

网友言论

花钱刷的好评

影响面更大

无法思考:我相信人都有正常的判断,可以从差评内容来判断它的真实性。但比起差评,花钱刷的好评影响面更大,对普通消费者的更会误导。

时代变迁中的沙粒:职业好评和职业差评一样,导致顾客和店家相互不信任。

西瓜爱跳舞:我是卖家,我支持不删差评,是的,谁也不许删。给出差评的买家也不许删。当差评不能更改后除了竞争对手,至少差评师是没了。

Big茜_49857:好评和差评都是刷的。我宁愿买个运费险自己看看,大不了买了再退。

艾斯斯斯斯艾:差评师影响的不只是卖家,我买东西有问题,碰见态度不好的店沟通有问题不得已而为之的差评,结果会被卖家一顿骂,说我是什么差评师,我还得把我购买记录的评论截图给他看看证明自己不是差评师。

发扣肉吧:买东西要是看见一个差评都没有我还真不敢买。

新闻推荐

差评“博弈场”:用户、差评师与平台斗“智勇” 谁来决定删与不删 ?!

21财经APP王峰北京报道一天,在网上卖原创服饰的赵磊(化名)突然发现一件“爆款”商品被给了一个差评。怎么办?这条差评的背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写400字差评敲诈8888元?刑责民责都被追究,网友表示 “职业差评”“买好评”全都不能信)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