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本届文博会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1号馆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精心打造了中国文化精品走廊,优化展品布局,突出展示了各地重点项目及特色展品。记者看到,1号馆里,不少省区市都集中展示了各地文化发展成就和特色文化资源,以此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全面展示各地最新文化成就
在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不少省区市展馆的布展主线。广东馆的布展突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木棉”俏立枝头,寓意南国之春,屏幕播放着近年来广东各地的城区新貌。而文化强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等展示内容,也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广东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与步伐。
在河北展区,“红色基因”板块最为抢眼。展馆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一面火红的形象墙犹如飘扬的红旗,从西柏坡到雄安新区,展示了河北人走向新时代的昂扬姿态。同时通过AR、MR等先进技术,首创展示“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教育体验中心。
展馆门口的一座金灿灿的“复兴楼”,则是来自河北传统的廊坊秸秆扎刻工艺,是国家级农民工艺美术大师徐艳丰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作的献礼之作。
科技力量助力红色基因传承
在展会现场,科技力量的注入,让参观者更加生动鲜活地体验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发生的巨变。
在1号馆陕西展区,“VR长征”吸引了大批的体验者。只要戴上VR眼镜,就仿佛置身于长征的雪山草地途中,风声呼啸,红军战士们举步艰难。据介绍,这是陕西省文物局、陕西历史博物馆与企业合作的“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平台通过5G革命文物全媒体传播体系,利用动漫、游戏、VR、AR等新技术和形式,提供革命文物全息欣赏、虚拟触摸和历史事件沉浸式体验,观众不出家门即可体验“实地”参观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此外,相应的革命文化课程也正在打造中,将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现一件件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全新体验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传承红色基因。
伴着《我和我的祖国》的快闪视频,一群胸前贴上五星红旗的乐聚机器人在龙华馆里悠扬起舞,引起了大量观众的围观。
“红色非遗”备受关注
今年,红色元素的非遗作品在1号馆也处处可见。在上海馆,当地“木版水印”传统非遗工艺的体验吸引了不少参观者。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木版的内容是竖版简体的《共产党宣言》首页。上海老字号艺术机构朵云轩的木版水印师白茹洁告诉记者,他们带来了1973年11月印刷的《共产党宣言》雕版书做展示,同时还带来了这部《共产党宣言》首页的原版刷印,在现场给观众体验。据介绍,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是通过“勾描”、“雕版”和“水印”三道纯手工工艺程序,展现文字与书画作品的中华墨韵。新中国成立后,朵云轩也尝试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方式制作了一批红色经典书目,如今保留的木版已经不多了。此次文博会上,他们特地带来,让更多人了解这项传统技艺。
在安徽马鞍山展区,一幅“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辉煌成就”剪纸作品让人啧啧称奇。非遗传承人张学华表示,他希望借此作品表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神州大地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取得的卓越成就。
新闻推荐
“自助棉花糖机”藏着骗人陷阱 龙华警方侦破新型骗局,6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杨奕通讯员陈科吴佳)原本想要加盟致富,可是缴纳完加盟费后,不是收不到机器,就是机器质量与宣传严重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