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霁虹对话阅读推广人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MPA硕士。深圳市首批官方认证阅读推广人,美国正面管教资质讲师,阅读写作课程设计师和授课师,深圳市少儿图书馆荣誉馆员,深圳市阅读推广人协会理事,深圳市优秀文化志愿者。
【本报讯】 (记者 魏秧子) 在4月的图书阅读榜单上,图书阅读量排行前三为《夏洛的网》《爷爷一定有办法》和《西游记》。当月,榜单呈现出了一些变化,《草房子》从上月的第十三位上升至第四位,而原先位于前十的《图书馆的狮子》在本月里下降至第十三位。4月,《草房子》《呼兰河传》和《宝葫芦的秘密》这三本书呈现出最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学生对这三本书的阅读兴趣大幅增加。
在4月份的学校阅读榜单中,排名前三的学校分别是草埔小学、坪山外国语学校和麓城外国语小学。经学校老师的大力倡导,草埔小学学生以阅读数4902、阅读效率712.38的亮眼数据位列排行榜榜首。此外,在排名前10的学校中,东昌小学和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以十分突出的上升速度挤进了前10,这两所学校后发的阅读实力也不容小觑。
在本月全市阅读之星前十名中,草埔小学和坪山外国语学校均有三名学生入榜。其中,草埔小学的三名学生都来自中高年级段。而来自景鹏小学五(2)班的杨泽楷则以85635分的高积分一举斩获本月阅读之星头名。在前100名阅读之星里,草埔小学的学生数量占35%,坪山外国语的占32%,麓城外国语小学的占18%,这与几所学校创造的良好阅读环境密不可分,而优秀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自我提升又带动了身边同学的阅读热情。
根据学生本月每日阅读量分析,4月份的阅读量整体较为平整,在4月24日和27日两天达到本月的高峰。这不难看出4月23日世界阅读日的设立,对促进学生的阅读有不小的贡献。
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
南方教育时报:诗歌类童书在儿童文学书籍里的占比大吗?
申霁虹:在儿童文学中,诗歌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不管是在学校阅读还是在市场销售方面占比都不高。包括一些线下的读书会,或者在图书电商平台上,诗歌类作品都比较少,真正做得好的就更少了。
南方教育时报:儿童为什么要读诗歌?
申霁虹:童诗其实是特别好的一个阅读门类,包含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这个门类长期不太受关注,推广难度也比较大,因此普及度较低。但我认为诗歌是非常好的儿童阅读题材。孩子为什么要读诗?其实孩子天生就是诗人,他们的语言、想象力,对生活的观察还没有被束缚,也不像大人一样很多的顾虑。孩子的天性使得他们在语言表达上会更接近诗歌本身。
另一方面,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富有韵律,同时其节奏和韵律并不复杂。现在很多家长在胎教时和孩子出生后,都会把儿歌作为重要教育内容,儿歌其实就是诗歌的一种。中国上古先人说兴之所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歌以言志,其实这些都是诗歌的雏形,在今天的阅读中不应该缺失。
南方教育时报:那应该怎么引导孩子读诗?
申霁虹:我觉得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和习惯需要单独做引导。现在小学的课本里有很多儿童诗,可以当做一种入门学习的教材,让孩子们认识诗歌。但这是不够的,我们要在课外阅读时多补充一些好诗。
年纪较小的孩子开始接触诗歌时,家长和老师可以选取一些诗画结合的书籍。诗歌要尽量简短,一开始可以把这些诗歌念给孩子听,让他在大脑里形成初步的印象,然后结合图画讲解,让文字更加生动、立体。
我建议家长、老师给孩子念诗的时候,要懂得提问,引导孩子去观察。例如孩子说:“妈妈,天上的星星好亮。”家长如果回答:“对,挺亮的。”就真的“把天聊死了”。比较好的做法是,家长要保持与孩子的对话,要用提问的方式与孩子对话,要问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想?……这样的提问,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也是推动他尝试用不一样的思维去总结看到的东西。孩子说:“妈妈,天上星星好亮。”家长可以说:“那你觉得它为什么会那么亮?我们俩都来猜猜,我想一个理由,你想一个理由。是不是有人擦过它?可能是谁擦的呢?”……
在提问、回答与思考过程中,很多诗意的、充满想象力的东西就冒出来了。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要有记录的习惯。有的时候孩子说出来的话,会让你感叹:“这不就是诗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孩子说的一些有“诗意”的话记录下来,整理后再给孩子看,让他觉得诗歌并不是难以触及的,反而是近在身边的东西,消除孩子与诗歌的距离感。
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一定要让他的想象或者语言形成文字。家长可以把记录下来的东西,让孩子用文字抄写一遍,注明标题、作者等,有条件的甚至可以配上图画。这样严肃的流程就能造就一种仪式感,让孩子产生兴趣。
总之,要先从兴趣入手,逐渐消除孩子与诗歌的距离感;再进一步启发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总结,但是不要过多地干涉他们的语言运用。
南方教育时报:如果老师要在课堂上讲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申霁虹:可以尝试创设情境。有一首诗名为《今天我想倒着走》,讲这首诗,就可以尝试让孩子们倒着走,让他们谈谈倒着走是什么感受。教师还可以让他们设想——如果旁边有人牵着你,你会不会走得更放心一点?谁牵着你比较好?如果孩子们有好的想法,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来。孩子们的回答是一句一句的单句,可以刻意把它们写成诗歌的的形式。问答完毕,黑板上的内容就已经形成一首诗了。
孩子的天性中充满了最本质、最纯真的东西,没有任何修饰,这些东西非常贴近诗歌的本质。让孩子了解到这一点,他就会愿意去读,愿意去写。如果要降低难度,开始的时候可以由家长、老师帮助他们记录,等到孩子产生了兴趣,再引导他们去思考、提炼。
南方教育时报:怎么去挑选适合孩子的诗歌文学作品?
申霁虹:首先要注意的是,大人不能把孩子想得过于幼稚。孩子的想象力和他的表达能力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因此,在推荐给孩子读的诗歌时,一定要选贴近孩子生活的,比如泰戈尔的儿童诗,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就不一定读得懂,因为诗里的意象和情感离孩子太远了——诗歌的内容应该和孩子的生活紧密贴合,尤其是跟大自然相贴合。
其实,好的文字是能够让读者在脑海当中构建起画面的。同样,大脑中的想象也完全可以经由文字来表达。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选择孩子觉得好玩的、感兴趣的内容,通过一定的阅读积累、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之后,再往深层次引导。
此外,家长和老师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跟风。现在很多荐书都掺杂了市场因素,不一定适用。同时,我不赞成买一些包含过多解读和点评内容的诗歌类书籍。因为点评和解读过多,会干涉和削弱孩子的想象力,阻断他的好奇心和兴趣,
推荐书单:
★《蝴蝶豌豆花》
★《杨唤童话诗画》
★《地球的笔记》
★《向着明亮的那方》
★《月亮发芽了》
★《今天我想慢吞吞》
★《我喜欢、今天真好》
★《花与蝴蝶》
★《一个孩子的诗园》
★《现代诗歌教育》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沈婷婷报道:近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发布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降低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