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是许多人来深圳的第一站,也是深圳城市发展绕不开的命题。据统计,深圳现有437个城中村,总面积达1.05亿平方米,深圳1100万人口中有442.2万人住在城中村。
城中村该不该拆除重建?安全隐患应如何整改?5月27日,深圳市政协举办2019年第3期委员议事厅活动,就城中村整改、城市基层治理建言献策。
城中村是无数人在深圳的第一个落脚点,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和记忆。“我本人就是从城中村走出来的,城中村是低成本的生活空间。”深圳市律师协会业务创新与发展委员会委员周艮认为,不能把城中村理解成贫民窟,它为暂时收入比较低的来深建设者提供了一个暂时的栖息地。
“城中村对深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肌理、草根文化的生长地。”在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委员、高级经济师宋星慧看来,哪怕是伦敦、纽约曼哈顿这样的大都市,除了摩天大楼之外,都有适合普通人或社会底层人生活成长的地方,类似于城中村。这是一个城市多元化、包容性的体现。
尽管不少城中村经过整治,面貌有所改善,但在深圳400余个城中村,仍有不少面临安全隐患。多少城中村有条件进行整改?整改或拆除重建,哪种方式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深圳市政协常委、宝安区工信局局长杨辉认为,城中村占据了深圳本就稀缺的土地资源。拆除城中村,可以释放大批土地资源,有助发展。但是,城市的发展也需要人力资源,拆除了城中村,许多来深建设者失去了安居之所。“长远来看,城市要进步,不能瞬间都把城中村拆了,让租金大幅上跳,大量企业难以承受。”杨辉说。
宋星慧主张城中村以综合整治保护为主,选择性拆除重建。“深圳城中村走出很多成功人士,很多人拼搏、奋斗的第一站都是在城中村。我们应该通过综合整治来保护城中村,让我们从城中村看到草根文化,看到当年的奋斗历史,看到中国、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
“城中村是村民自发无序建设的,缺少统一规划。这是先天不足,纯粹依靠局部综合整治是无法完全改变的。”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杨丽艳提出,要对城中村作分类评估,该拆的还是要拆,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综合整治提升,“要把综合整治和拆除重建结合起来。”
深圳正在探索城中村改造的不同模式。“谁受益谁改造,我们既可以发动村民,由股份公司统一组织,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来进行,也可以让市场主体参与进来,通过多元化方式解决问题。”杨丽艳说。
泰和泰(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安星则对市场主体进入城中村改造领域持保留态度。他认为,有了资金注入就会有资金回报的问题,会推高房租价格。稳定租金价格要靠政府支持,特别是基础建设方面,如管网、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解决了,租金就不会剧烈上涨。”
撰文:夏凡
新闻推荐
“水货疫苗”致内地居民放弃赴港接种 深圳市疾控中心回应:“摇号疫苗”放心打!
内地版五联疫苗港版五联疫苗扫码了解“港情深声”有关香港报纸对事件的追踪报道“香港九价HPV水货疫苗”发生后,晶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