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创赛”六大亮点介绍
“本次发布会是今年举办的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我相信这会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5月23日下午,光明区2019年第一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聚焦光明区营商环境、水污染治理以及2019年度创新创业大赛、双创周活动暨国高企业培育工作等3个方面的问题,集中回应社会关注。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大岭出席发布会。
刘大岭表示,今后新闻发布会将成为我们的工作常态,我们将以更加开放务实的态度,就社会最期盼、群众最关切的议题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接受媒体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晶报记者 张国防 通讯员 赖飞扬/文、图
优化营商环境放大招出台57条措施
非常之举才能收到非常之效。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激发市场活力,努力打造全市最优的营商“软环境”,光明区5月22日印发了《光明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而该文件的解读也是此次发布会的重头戏。
公平、法治、可预期、高效、便捷、低成本,是此次《若干措施》所聚焦的六大目标,也是充分理解把握《若干措施》精神的基础。
光明区委区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文件对照世界银行和国家发改委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18项一级指标、87项二级指标,结合光明实际提出了17个方面的57条措施,是实实在在的“实招”“硬招”。 其中不乏包括行政审批“容缺办理”、重点企业“帮办代办”、试点推行“区域评估”、设立上市企业纾困基金、建设“光明工匠”公寓等多项具有光明首创、光明特色的优化举措。
据悉,《若干措施》涉及提升开办企业效率、加快项目落地与建筑许可办理、优化水电气报装服务、优化纳税服务、促进跨境贸易、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与服务等十七个方面,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以创新产业用地供地方式为例,光明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家企业联合申请产业用地,并进行合作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以先租后让方式申请产业用地,5年租赁期满可申请转为协议出让用地;探索长期租赁、弹性年期出让等新型产业用地供应方式,多途径、多方式解决企业用地需求。此外,3年内完成15家以上园区社康中心(社康站)建设、完成50个以上大型企业、产业园区的周边环境提升,逐步优化水电气报装服务……这些举措将成为惠及辖区企业的福利。
水污染治理推行一体化管理
光明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基础扎实,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巨大。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光明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区2个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现已全面开工,水污染治理向纵深发展,治理范围向市民身边的小微黑臭水体延伸覆盖,打响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歼灭战。
截至2019年5月,已完成治水投资15.28亿元,推动完成涉河征拆0.186万平方米,土地整备7.82万平方米,暗渠复明7.2公里,部分暗涵清淤已完成,河道治理部分段边坡护底已完成。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施工子项177个,开工率已达70%以上; 支流水系共13条,已进场施工12条。
第三届“光创赛”突出6大亮点
激发创新潜力,集聚创业资源。创新创业成为了光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作为光明区创新创业的另一支生力军,光明区“留创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截至目前,共有62个创业项目入驻,入驻海归项目占比为75%,在孵海归项目占比为63.3%。园区共成立2个院士工作站,引进和培育了19名深圳“孔雀计划”人才、7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
在此次发布会上,光明区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即将举行的第三届“光创赛”上,与以往相比,大赛有新设选手、导师双选会、意向落户定向对接、新设选手导师双选会等6大亮点。而且在奖励机制方面,更有奖励力度上的突破。除了大赛现金奖励共计150万之外,单个参赛企业可获得包括大赛奖金、落户补贴、创新创业资助等最高总计260万以上的奖励。
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五个原则】
对标对表世行评价体系
聚焦聚力企业堵点痛点
真心诚意拿出实招硬招
突出光明首创光明特色
做好服务企业加减乘除
【聚焦六大目标】
高效、便捷、低成本、公平、法治、可预期
【主要内容】
提升开办企业效率
●企业开办“光速办”
●商事登记业务“秒批”
●高频事项“不见面审批”
●行政审批“容缺办理”
●重点企业“帮办代办”
●企业注销“简易办”
加快项目落地与建筑许可办理
●鼓励产业用地“多元供给”
●试点推行“区域评估”模式
优化水电气报装服务
●优化企业用水服务
●优化企业用电服务
●落实企业用电降价补贴
●优化企业用气服务
●降低企业用气成本
●推进水电气网“多厅合一”
优化纳税服务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促进跨境贸易
●提升海关服务效能
●优化出口退税服务
●提升出入境办证便利化
加強金融信贷支撑
●设立民营企业纾困基金
●加大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力度
●提升财政支持力度与支付效率
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与服务
●健全劳资纠纷调解速裁机制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实施中初级人才安居工程
●建设“光明工匠”公寓
●建设光明人才新村
●建设“大学生公寓”
优化政府采购招投标服务
●推动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零成本
●试点开展政府采购订单融资改革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实现政务服务“指尖办”
●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
●重点企业专员服务
●建设企业综合服务大数据平台
●打造“线下”+“线上”企业服务超市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保护服务体系
●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规范市场监管行为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加强企业司法保护
创新司法服务
●成立企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
降低用房成本
●提升集体物业租赁交易效率
●增加创新型产业用房供给
●建立产业用房租金指导价格制度
●强化产业用房租赁市场监管
拓展产业空间
●保障产业发展用地
●盘活用好社区物业
●强化产业空间管控
鼓励创新创业
●规划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
●规划建设大湾区科技企业加速器
提升园区品质
●支持企业实施园区品质提升工程
●实施园区周边环境提升工程
●实施“1+N”社康进园区工程
●推进文化教育进园区工程
保障措施
●强化措施落实、宣传及检查监督
●加强营商环境领域的正风肃纪工作
相关链接
2019年改革工作要点出炉
聚焦重点领域全面发力
此次新闻发布会同期召开的还有光明区2019年改革工作要点宣传工作会,发布《光明区2019年改革工作要点》。结合“城市质量提升年”和“作风建设提升年”工作部署,光明区今年全面深化改革要点涵盖了经济、行政、民主与法治、文化、社会、重大民生、生态、党建、纪检等多个领域40项改革,接力探索,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四城两区”,着力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心。
2018年,光明区推出改革举措130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58项。同年,光明区在全市年度改革执行绩效考核中获满分的成绩;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项目荣获“2018年深圳改革攻坚奖”; 今年4月27日,光明区以“优秀”等级顺利通过试点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验收的试点区域。
此次发布《光明区2019年改革工作要点》将继续通过聚焦国家示范项目、市级改革试点项目、社区综合治理试点、统建楼纳入保障性住房试点项目等多项标志性、引领性、关键性改革项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牵引和推动全面改革。
以重大民生与文化体制改革为例,光明区将深化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实行”以事定费”管理的新型公办幼儿园。通过3年时间,将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至50%,发挥公办幼儿园保基本、兜底线作用。
新闻推荐
晶报讯(记者陈酌玘王泽兰)5月16日至20日,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举行。晶报为加强与广大市民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