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节中,学子尽显活力
校长罗威林与学生交流
这是一所接纳理解、发现悦赏、和谐共生、充满生机的“生态花园”,经十年耕耘,桃李芬芳百花齐放,以“纳悦教育”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纳悦之人”。这也是一所被誉为“低调的奢华”、潜心实实在在办教育的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秉承“诚勤弘毅”,形成了“五学发展课堂”教学体系,夯实传统美德教育,构筑起“特色教育,和谐校园”……这便是龙华区大浪实验学校。
“无论你是选择做倾国倾城、芬芳四溢的牡丹花,还是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小草,"生态花园"都会无条件地接纳你,包容你,提供土壤。”这是学校校长罗威林经常对师生们说的话。
累累硕果长满枝头
师生乐教善学
从最初仅有5个班级到现有54个教学班,教职工从最初的20人增至180人……经十年风雨兼程,学校师资水平不断提升,育得人才辈出,结得累累硕果。
学校是如何做到的?这还需从该校的创办说起。经各项筹备工作,2009年9月,学校正式开学,作为大浪街道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结束了大浪辖区没有公办初中的历史。罗威林回忆,学校曾借址大浪小学(现高峰学校)办学2年,于2011年8月迁至现址,坐拥羊台叠翠、俯揽茜坑烟波。创办之初,学校面临“生弱、师新、校偏”的困难和不足,促使罗威林和老师们思考,如何让每位师生都有所发展和有效成长?学校开启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2015年,学校提出“和”文化,将麒麟文化纳入校本课程。当年,学校还提出构建“三乐学堂”,教师、学生、管理者“乐教、乐学、乐管”。
纳悦教育扎根生长
学生个性发展
有着多年初三教学经历的罗威林,深知课堂以学生为主的重要性。2017年,罗威林正式提出“纳悦教育”。学校不断开发各类“纳悦”课程,开设“纳悦”讲座,继续打造以“自学、导学、示学、助学、固学”五环节为主的“五学发展课堂”,实行团委、少先队“三自管理”模式等。学校的人、事、物、景、情,无一不体现着接纳理解、发现悦赏、和谐共生。
“纳悦教育”在每一位师生心中生长。“纳悦”论坛上,总能听见教师对“纳悦教育”的理解与实践经验的智慧分享。“纳悦”课堂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同时,丰富的选修课、社团课助力学生挖掘潜能,实现个性而全面地发展。
师生不断得以成长,学校中考成绩也逐年进步,办学以来8届毕业生纷纷入读自己理想的学校。同时,学校大力构建家校合作体系,家长满意度高。
孜孜不倦深拓特色
铸就英才茁长
十年教育探索中,学校不断创新实践,全面提升办学品质,不变的是“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教育,和谐校园”的办学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深挖体艺等多个特色,通过构建体艺课程,举办体育节、科技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三大节”活动,开设足球、茶艺等多种特色社团,做实书香熏陶、三美伴读、科学创客、阳光体育、麒麟演绎、大浪实验吉尼斯等特色项目活动,强化师生体艺“2+2”发展模式,使学生欣赏和纳悦自己,体验成功,进而找到人生的方向。学校跆拳道队在2017年广东省跆拳道精英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茶艺社团作为深圳唯一一支队伍亮相2017年中国-东盟茶艺仙子大赛、健美操队于2018年在第三届体育舞蹈全国公开赛中获6个一等奖、管乐团在2019年“中华杯”中国第十三届优秀管乐团队(交响)展演中获评全国“示范乐团”等喜报频传。
接下来,学校将积极响应龙华区强力推进的学校系列化联盟式发展,整合各类资源,继续打造和深拓学校文化和课改特色,培育具有深厚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创新意识的现代公民,浇灌更多“纳悦之花”璀璨绽放。
晶报记者 王文丽 通讯员 陈晶 胡维芳 刘光辉/文 学校供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杨奕通讯员陈召弟)5月24日下午,龙华街道龙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荔园社区居委会,在龙园社区花园文化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