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内化为每个人的价值理念,才能真正成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的精神动力。
本报今起开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对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对核心价值观时代内涵进行解读。敬请垂注。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洲璐
近日,第十六届深圳关爱行动十佳爱心人物揭晓,他们当中,既有帮助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的残疾人工作者,也有四年如一日用爱守护朋友的小学生,还有为爱助行的暖心的哥……凡人善举,春风化雨,他们是最美深圳人,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鹏城润物无声、生动传播。
梳理十佳爱心人物的事迹,不难发现,他们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用多年的坚持和付出践行了“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他们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具有“视人皆为友,我必善待之”的良好品格。
伍雪玲是罗湖区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创始人,是听力障碍孩子共同的“伍妈妈”。2001年,伍雪玲由于自己的幼女被诊断患神经性耳聋,从此走上了听力语言康复之路。作为听障儿童家长,伍雪玲以切身的体会与感受,成立言语康复学校,帮助众多听障儿童实现语言康复,使孩子们得到家庭般的呵护和人性化的尊严,至今伍雪玲已成功带领500多名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
西丽小学学生韦涵宇四年如一日地照顾患有渐冻症的同学小睿,从帮忙递交作业,陪伴聊天玩耍,到搀扶着小睿出出进进,渐渐成了小睿的扶手、拐杖,小睿的手和脚。随着病情的加重,三年级的小睿坐上了轮椅。当时还不到十岁的韦涵宇,学会了推轮椅,还能从轮椅上把小睿抱上抱下。每天上学放学,去洗手间、电脑房,小睿都是韦涵宇在照看,韦涵宇成了小睿的“私人看护”。就这样一路陪伴,一路呵护,坚持了整整四年。
今年关爱行动年度特别致敬大奖授予“台风中的深圳人”——去年9月,在台风“山竹”肆虐之时,5895名深圳交警全警上路,5万警力全员在岗,协助转移安置群众22万余人次;“山竹”过后的第一天,无数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骑手和市民走上街头,清理街道、清除路障;“山竹”过境期间,深圳共有500多名媒体记者奔赴防御台风第一线,为市民带来报道近8000条;还有无数的深圳人,与这座城市一起坚守,守望相助、默默付出……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融入到工作实践中、融入到生活里。
在过去的16年里,近两百个爱心人物、爱心家庭通过评选走入了鹏城市民的视野中,其中涌现出了丛飞、孙影、李传梅、高正荣等鹏城爱心楷模,他们也从不同层面诠释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关爱行动十佳爱心人物很好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关键词中的文明、和谐、敬业、友善,这些年来,从政府到媒体、社会的深入参与,也广泛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关爱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输出“美丽大鹏”建设经验,助力巴马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圳大鹏新区:创新东西部扶贫协作模式
大鹏新区在大健康产业方面积极推进合作共建“深巴试验区”,已吸引招商局集团、华大基因等43家深圳企业签约入驻,意向投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