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颖
最近一段时间,在水果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个“新鲜”的现象。不少市民发现,原本在大众眼里高高在上的进口水果,如今已悄悄“飞入寻常百姓家”,其身价逐渐“平民化”“大众化”。
批发商进口水果品类占比六成
“一斤陕西苹果11元,一斤河北蜜梨13元,现在水果怎么这么贵,而且还是国产水果呢?”在景田超市买水果的刘小姐,看到近日一些水果的标价,不禁感慨道。与刘小姐一样,不少察觉水果价格变高的市民,转身选择了价格相对平稳的进口水果。“越南进口火龙果才6、7元一斤,还是买这个吧。”“进口红玫瑰苹果才10元一斤,比国产苹果还划算。”
“进口水果性价比是越来越高,越来越明显了。”在深圳市最大“菜篮子”海吉星经营水果批发生意多年的王红军表示,最近一两年开始,进口水果的销量明显大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进口水果,相反,不少国产水果价格上涨明显,让价格相对平稳的进口水果更具替代性。“好吃不贵”似乎成了进口水果的最新标签。
他告诉记者,以前自己销售的果品中,国产水果占比8成,进口水果占比2成,但现在,进口水果的占比已经提升到6成,国产水果减少到4成。“进口火龙果、香蕉、椰青等比重提高,国产苹果、梨等进货量在减少。不止我这一两家,市场里的批发商大多都是如此调整。”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一些以销售国产水果起家的行业巨头,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销售的进口水果越来越多,国产水果却越来越少。
多因素促进口水果一路“平民化”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进口水果价格正在一路“平民化”。
这种“平民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是价格的下降。以东南亚的火龙果为例,早期从越南进口火龙果因各种通关手续,时间成本很高,现在随着关税和中间贸易环节的缩减,进一步降低了进口水果的成本,以火龙果、榴莲、芒果为代表的东南亚水果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售价也日益“亲民”,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如今,市场上的进口水果品类越来越丰富,泰国榴莲、新西兰奇异果、加拿大蓝莓、智利车厘子等各种进口水果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市场。“比如榴莲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有,已经不稀奇了,而且在深圳还能吃到品级很好的榴莲。”王红军说。
“"平民化"的另一方面,是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者购买力大增。”深圳市果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李勤龙表示,现在,一些昂贵的高价水果成为很多市民的选择,在节假日的销量经常超过普通水果。这也推动了进口水果销量的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新鲜”已不再是国产水果的专有标签,随着供应链的发展,进口水果也能做到“新鲜直达”。源于各大巨头“直采”,更多进口优质水果从采摘、包装到运达中国,乃至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耗时将越来越短。比如,智利的车厘子从地头到国内仅需24小时,北美的柑桔、智利的蓝莓、荷兰的啤梨仅需48小时,泰国椰青仅需72小时……
与此同时,国产水果价格上涨也是推动进口水果“平民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少水果批发商表示,最近一两年来,大部分国产水果的价格都在上涨,尤其今年,苹果和梨子由于产地大幅减产等原因,价格更是创出历史新高。记者在海吉星采访了解到,陕西富士一公斤的批发价格达到16元,红提批发价格20元一公斤,比进口红提高出4元;市民印象中1元一斤的黑美人西瓜,如今批发价也要2-3元,好一点的品种甘美更是高达6元一斤。
积极探索国内水果行业统一标准
进口水果“高歌猛进”,国产水果往上走之路也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有进口商直言,“国内最好的水果肯定不比进口水果差,但进口水果的优势在于,从第一个水果到第1万个水果,质量基本是一样的。国产水果在这一方面,虽然已有不少品类的标准正在逐渐完善,亦不乏“成绩优异者”,但就行业整体而言,仍旧没有业内统一的标准。”
李勤龙表示,无法标准化间接影响的是行业利润,水果行业统一标准的缺失和延续已久的水果种植模式有关。
据悉,目前国内的水果种植者是大量的农民或小农场,他们在自家土地上种着符合当地气候的水果,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种植水果的方式和心得。这意味着,每家农户独立种植出的水果质量不一,农户愈分散,水果质量也愈参差不齐。同时,过于冗长复杂的水果供应链也会损耗水果的新鲜度和质量。
专家表示,水果从采摘到市场出售,包括采摘前的品种选择、果园的管理、采摘后的贮藏方法、出售前的处理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一个相应的标准去执行,但目前我国的水果标准化却难以统一,也没有相应的水果分级统一标准。专家认为,业内应积极探索和推动国内水果行业统一标准,有了统一标准不仅更利于果品流通,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也能通过这个标准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水果。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张智伟)5月29日,“前海法治讲堂”开讲仪式在深圳市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多功能报告厅举行。首期讲堂邀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