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30年历程
◎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近日,译林出版社在上海举办了为期3天的30周年社庆系列沙龙活动。在新潮典雅的幸福集荟书店,沙龙以讲座、展览、观影相结合的形式,迎接各地媒体和译林的忠实读者们。由译林翻译出版的《杀死一只知更鸟》和《查令十字街84号》两书改编的电影于现场展映;“文学,如何让我们与世界相连”等4场讲座嘉宾云集;珍贵的名家手稿、信件、题词以及1979年《译林》创刊号在书店里集中展示。从一片稚嫩的绿叶到蔚然成森林,译林以文学为介质,用30年时间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种打开、阅读世界的方式。30年过得飞快,其间的故事很多。
风雨争议中的创刊号
资深读者都知道,今天大名鼎鼎的译林出版社前身是《译林》杂志。1979年《译林》杂志创刊,这是一本一出生就面对风雨和关注的杂志。在创刊号上,《译林》全文刊载了英国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这在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堪称创举。杂志一出立刻被抢购一空,甚至在排队购买杂志的队伍中出现了黄牛党,把《译林》炒到2块钱一本。
这边厢市场热捧,洛阳纸贵,那边厢却有一些声音认为《译林》传播了不健康的作品,一时国内争论四起,文化界都在讨论这一事件。虽然这场风波最后以《译林》继续正常出版工作结束,但由此可以窥见的是,在时代变迁中,读者对文学和世界的认知正发生着巨大改变。毫无疑问,年轻的《译林》以敏锐的眼光和一己之力,奋力推开了看向世界的一扇窗。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评论家李敬泽在庆典活动上回忆说,其实在争议发生的时候,他正在投入地读《尼罗河上的惨案》。他现在还保留着一沓《尼罗河上的惨案》,不是一本书,而是从杂志上拆下来又订在一起的,他已想不起这是不是从译林创刊号上拆下来的。李敬泽说,对于他们这代读书人,译林曾经有力地塑造了他们的文学观念和视角,是译林让他认识了卡尔维诺、阿瑟·黑利,读到了《钱商》这样的小说,宽阔了他们打量世界的视野,宽阔了创作者对文学的理解。
走过扎实辉煌30年
译林出版社社长顾爱彬用“十年筚路蓝缕,十年崛地而起,十年蔚然成林”概括译林的一路过往。他说,译林人用30年时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从一间配置简单的编辑部成长为一家拥有立体出版格局的品牌出版社。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组织,译林是国内最早率先规范版权引进的出版社,引进了《沉默的羔羊》《荆棘鸟》等一批外国流行小说,那时,人们都是通过看译林小说消除与世界的“文化时差”的。同一时期,译林开启世界名著出版工作,约请杨苡、许渊冲、郭宏安等一批名家,推出“世界文学名著·古典系列”,也就是今天的“经典译林”,很多读者都是从这套书开始阅读外国名著的。进入新千年后,译林的外国文学出版涵盖了更广阔的世界版图,大量欧洲文学、拉美文学、日本文学优秀作品被引进出版。
在学术板块,“人文与社会译丛”现已成为译林乃至国内出版界的品牌丛书,从1999年到现在已经出版了将近140种,都是西方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文社科领域最新最好的学术成果,很多经典都是最初收录在这套丛书里。大众社科出版物也做得有声有色,比如,以《伦敦传》为开端推出的一系列世界历史名城传记,它们与“城市生态文明”系列互为补充,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近十年来,译林还开辟了通识教育书系的出版,从牛津大学出版社引进了“牛津通识读本”系列,这套丛书延请学术大家,用生动精练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一门知识的核心内容,包括文学、哲学、历史、数学、化学、音乐、戏剧……每本书的序言作者都是国内该领域的顶尖学者。据悉,“牛津通识读本”从2008年至今已出80余种,还有两百种的出版计划。
用文学连接读者与世界
作为一家以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起家的出版社,“文学,如何让我们与世界相连”是译林在初创时期就最为关切的问题。在沙龙活动的第一场讲座上,译林以此为题,邀请嘉宾共同探讨以文学为纽带连接世界的话题。
《世界文学》杂志主编、诗人、翻译家高兴说,过去常有这样的情景,听说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出来了,北京王府井书店外会连夜排起长队,男生约会女生,手里最好能拿本译林出版的书册。学习罗马尼亚语、当过外交官的他,最后也是回归到外国文学的领地,深耕《世界文学》几十年。高兴说,阅读外国文学,可以培养我们用复杂和怀疑的目光打量世界,世界的复杂性、丰富性可以通过一部部作品体现出来。
高兴强烈推荐译林出版的捷克诗人塞弗尔特的《世界美如斯》,称其为“以贴心笔调写成的好看优美的回忆录”。高兴说,最初接触《世界美如斯》时,曾困惑于诗人为何在自己的人生艰苦时期,细腻柔美的感知和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但在深入阅读后,才明白诗人恰恰需要一种优美贴心温馨的东西,来抵御其所处时代的单调。这些深切的阅读体悟,这种创作手法的习得以及高尚艺术审美的积淀,无疑是阅读外国文学的收获,而译林正是阅读者和世界之间的纽带。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为松也出席了译林的庆典活动。他在发言中说,“我们热爱这个世界,实际上热爱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描述”。这段话被网友在朋友圈转发。其实,将描述拓展开,说的就是翻译。正是有了翻译,这个世界才拓展出更多的维度。30年时间,译林一直在不断地拓展世界的维度,他们干得专注,成绩斐然,并且还将干下去。
新闻推荐
智能控制,机器人搬运。这是一家深圳创新公司开发的无人仓技术。该无人仓采用了当前流行的多机协同集群控制系统,可支持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