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粤剧粤曲唱家正在演出。
5月28日,在光明区文化馆,第四届深圳市十佳群众粤剧粤曲唱家评选暨光明区第五届粤剧艺术周举行开幕式,十佳群众粤剧粤曲唱家决赛评选也同步举行。经过评选,2019年度深圳市十佳群众粤剧粤曲唱家诞生。
粤剧粤曲越来越受欢迎
“十佳唱家”7成是新手
5月28日晚,第四届深圳市十佳群众粤剧粤曲唱家评选暨光明区第五届粤剧艺术周在光明区文化馆拉开帷幕。开幕式上,13名选手带来了众多经典曲目,独唱、对唱同台竞技,子喉、平喉平分秋色,选手们各显神通,展示唱功。《牡丹亭·游魂》《弦歌舞霓裳》等经典曲目吸引众多观众前来欣赏。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承办,全市多个优秀粤剧粤曲社团协办。活动自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很多粤剧粤曲爱好者关注。报名的选手中,大多数为新面孔,最年轻的仅有19岁。
在28日晚举行的决赛中,经过激烈的角逐,刘自雄、周美映、许慧勤、李琼、林春定、李小清、罗桂香、邹志萍、莫少娟、钟美杏获评本年度十佳群众粤剧粤曲唱家,其中有7人都是第一次走上十佳群众粤剧粤曲唱家评选的舞台。
专家秀看家本领来点评
选手直叹令人受益匪浅
据了解,本届比赛的初赛、复赛、决赛评委,均是来自广东省的粤剧粤曲名家。在28日的决赛现场,担任评委的著名粤剧老倌、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冯刚毅,国家高级演奏员、深圳市粤剧团乐队队长冯锦汉,著名粤曲唱家、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梁玉嵘,广东省粤剧学校讲师、广东八和会馆普福堂副会长陈仲琰,国家二级演员、原深圳市粤剧团主要演员、粤剧粤曲知名唱家黎宛红以及评判长、著名粤剧编剧家、广东粤剧研究中心副主席萧柱荣,纷纷以专业演员的标准,从发音、吐字、行腔、站姿、手势,到台风如何把握,声音与情绪如何融合等方面向台上的选手们提出了建议。
今年74岁高龄的刘自雄来自光明区碧眼社区老年人协会曲艺队,从小就喜欢唱粤曲的他,11岁就登台演出。此次比赛中,他以成绩最高分被评为“十佳唱家”,“评委们现场点评对我们帮助很大,这些都是知名度非常高的名家,能亲自在舞台上进行指导,还按照专业演员的标准从严要求我们,我们真是受益匪浅。”
粤剧艺术周活动精彩纷呈
粤港澳名家将现身颁奖会
据了解,自4月28日举行十佳唱家评选活动,至6月5日期间,第四届深圳市十佳群众粤剧粤曲唱家评选暨光明区第五届粤剧艺术周连续安排了多场主题活动,十佳唱家评选、粤剧粤曲讲座、粤剧粤曲进社区、粤港澳大湾区名家名曲演唱会……每场都看点十足。
其中,从5月29日开始,由历届十佳唱家组成的深圳市群星粤剧粤曲艺术团,有着多部原创获奖剧目、由虾腔传人、罗家宝入室弟子梁永基掌舵的南山区粤剧团以及光明区的中流砥柱团队公明街道老年人曲艺团,携精彩剧目、节目走进社区、走进校园,6月2日、6月4日也将举办丰富的活动,为光明市民献上丰富的粤剧粤曲文化大餐。
记者了解到,计划在6月5日晚举行的本届活动闭幕颁奖晚会暨粤港澳名家名曲演唱会,将邀请粤港澳大湾区粤剧粤曲名家,在光明区文化馆同台献唱。
宝安日报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夏文格/文 记者 管强 通讯员 邓国超/图
■微评
注入“新鲜血液”
接力粤剧传承
粤剧放光彩,传承有新人。光明粤剧艺术周茁壮成长,展现了传统文化魅力,营造了新面孔接力的氛围,粤剧在光明根基扎实、广受欢迎。传承粤剧需要做好文化创新,吸引市民演戏、看戏,开启良性循环。今后,期待更多年轻人欣赏、投身粤剧,为粤剧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粤剧传承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光明文化必将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刘昌伟
新闻推荐
参赛同学在向评委介绍展览内容。深圳晚报记者冯明摄深圳晚报讯(记者杨慧)近日,由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办、深圳博物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