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1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俨然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如何能有效培养创造力呢?爱文世界学校研发部负责人威廉·立德威与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院长张林教授,就“创新背后的科学”这一主题开展了一场引人深思的精彩演讲。
威廉·立德威的职业生涯就是创造力的亲力践行,他同时拥有各种各样的专利,从咖啡桌和眼镜框设计,到与在线人工智能互动的先进方法。现今担任爱文世界学校副总裁,负责课程研发机构“泰格工作室”。威廉认为,培养创造力就要理解并不断培养三项基本技能:一是重构问题,将问题拆开重新问,不可能的事情将变成可能;二是类比式转移,将在一个领域的解决方案转移到另外一个领域使用;三是从完美结果里倒推出实际操作。威廉通过大量的实例诠释如何通过这三个技能去实现真正的创新。
作为课程设计专家,威廉建议广大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避免最轻松的途径,并且让孩子们的体验多元化;不停去挑战孩子,来寻找孩子的极限;不要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创造;不要阻断看似疯狂或者不可能的想法。
在本次爱文OPEN.ed教育讲坛中,张林教授也表达了对于21世纪“创造力”的独到认知。创新不是将所有的陈规推翻,也不是对新事物的盲目推崇,是我们深谙创造力的重要性,需要用辨证的思维认知教育创新。他认为选择是一个成年人离不开的重要环节,且创造力的辩证思维尤为重要,正确的选择是激发创造力的重要条件。人们在做选择时,在衡量收益与损失关系时,会存在大量心理学偏差,也就是非理性因素。所以,正、反方面的思考必不可少,能够认清决策过程中很多非理性因素,然后用理性方法对它进行修正和补充,使得选择更具有长远的效应和更具有全局的优势。
在OPEN.ed现场提问互动环节,很多家长对于创造力是否必要、是否要与理论结合起来等,提出了疑问。威廉·立德威与张林教授都认为,创造力是孩子们学习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最好将理论与创造力结合,让孩子们在固定知识的基础上启发想象力,从而开启创造力的大门。爱文式教育模式,正是让孩子们在不同语言环境下产生多样的创造性思维,沉浸在多样的语言、文化环境下,让创造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据介绍,爱文世界学校致力于推进教育的创新改革。世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面对这个必然且长期的趋势,需要以变通而新颖的方式创造出更加灵活的授课模式,在“创新型”教育模式中让更多孩子从小获益。(张敬媛)
新闻推荐
今年全省中职招生近31万人 新设“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班”中职升学途径再拓宽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的茶艺课。2019年,广东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下同)面向全省招收初中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