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中小学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将德育内容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图为宝安区日前开展“红星闪耀,薪火相传”少先队员成长计划专题活动。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海昆 摄
编者按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深圳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今日起,本报开设《聚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栏,报道各部门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形成的常态化工作品牌和经验,宣传社会各界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行动与成效,聚焦未成年人的先进典型与生动故事。敬请垂注。
■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姚卓文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近年来,深圳教育系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规划为引领,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的人。
规划引领 积极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去年12月,深圳市召开立德树人工作会议后,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组织起草并书面征求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区委区政府及各高校、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等单位意见,反复修改,现已形成《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实施意见》明确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还明确了深圳市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具体职责与工作要求,以及保障措施等,对全市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与此同时,市教育局开始研制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政策措施,发挥规划的导向和统筹推进功能,积极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针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热点难点,市教育局结合中央和教育部有关要求,研制出台首个深圳中小学德育三年行动计划,对未来三年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方向、措施、途径进行了系统规划,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激活课堂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而思政课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的张鸳鸳是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骨干教师,在她看来,要想学好这门课,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至关重要,让这些理论生动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张鸳鸳的课堂上,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情景扮演、游戏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感悟中提升分析、思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仅是传统的思政课堂,深圳的中小学还加强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将德育内容和目标以适当形式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明确不同课程的德育目标。日前,市委教育工委在全市教育系统中学团组织中开展起了“铸魂育人创新思政教育”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组织主题实践活动、团课教育、社会调研等形式鼓励学校开辟“第二课堂”,以多样化实践活动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现实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目的。
培养队伍 健全德育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扎实、师德师风良好的德育工作队伍是中小学开展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市教育局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德育工作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校长、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团队辅导员、心理教师、校外实践基地教师和管理者等德育工作者的育人水平,开展不同层次的德育培训,实施德育名校长、名师和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建设工程。
日前,深圳市第二批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授牌仪式在罗湖高级中学举行,经过层层推选,深圳市评选出第二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51人,基本覆盖了全市所有区域和学段,标志着深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工作,教育部门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多元化的发展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已经超过290个。国家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深圳市的“班主任专业水平”和“学生对班主任的喜爱程度”两项指标均名列广东省首位。
新闻推荐
地铁4号线三期观澜湖站至牛湖站 205天连续掘进 近千米隧道贯通
28日下午,由中铁四局承建的深圳地铁4号线三期工程观澜湖站至牛湖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该区间全长920.442米,施工单位克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