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第32个世界无烟日,市民欣喜地得知,深圳成为内地大城市中首个吸烟率低至20%的城市,但与此同时,市内酒吧、网吧、宾馆等公共场所依然是控烟“老大难”和吸烟“重灾区”。
打通控烟“最后一公里”,需要实现执法常态化并加大普法力度。治理“醉驾”和“抢夺方向盘”的路径可资借鉴。
2011年以来,“醉驾入刑”成为铁律,一些知名人士醉驾之后受到处罚并被公之于众,“酒后不开车”成为国人共识,“醉驾”现象锐减。今年以来,多地法院对抢夺公交车方向盘的乘客严惩不贷,各地广泛宣传妨碍公交车司机驾驶行为的法律后果,为防止类似现象树起了“法治标杆”。
打好控烟执法“持久战”,才能让烟民绷紧不在控烟场所吸烟的心理之弦;通过媒体直播、新闻发布等方式加大普法力度,让深圳开出内地首单控烟违法个人最高罚款等案例深入人心,以铁的事实彰显控烟执法的力度和频度,才能让市民树牢“违法吸烟必受惩”的观念。依靠牢固的法治观念和明确的法律后果,才能更加有力地控制“烟瘾”。 通过在立法、执法和普法方面的努力探索,深圳将交出更加亮眼的控烟“成绩单”,禁烟场所“全面无烟”的景象将会早日到来。
新闻推荐
新华社深圳5月30日电30日,2019年国际乒联巡回赛中国公开赛进入正赛首轮争夺,马龙、樊振东、刘诗雯和丁宁等国乒名将悉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