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院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医院总体发展情况。深圳商报记者 严文婷 摄
深圳商报记者 郑健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主任兼大外科主任牟巨伟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睡觉,凌晨五点多他就醒来,是每天最早到达科室的医生。他的“拼”,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所有扎根深圳的团队专家的缩影。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于2017年3月18日正式运营,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在北京之外全面合作的医院。牟巨伟等一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国家队”专家受北京总院院长赫杰院士嘱托,南下扎根深圳,开始了拼尽全力的创业生活。短短两年多,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赫杰院士和院长王绿化的领导下,该院开放床位超出预期,住院病人近700人,全面缓解了深圳肿瘤防治的痛点,肿瘤防治“国家队”用2年时间走过了普通专科医院需要10年走过的路。
深圳患者在家门口获高水平治疗
在胸外科,70多岁的吴阿姨(化名)刚刚做完食管癌的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必须“开胸、开颈或者开腹”,创伤很大。但要进行微创手术,牟巨伟团队担忧会引发肺部感染。牟巨伟团队为她实施了经颈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即不从最方便的胸部开口,而是“绕路走”,从颈部和腹部进入,成功为其实施微创手术。目前,吴阿姨的恢复情况良好。吴阿姨的家人说,当初,老人一确诊食管癌,他们第一时间就选择留在深圳这家肿瘤专科医院治疗。
像吴阿姨这样留在深圳治疗的肿瘤患者越来越多。记者获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实行“一院两区”的模式,两个院区全面共享技术、人才、学科建设等顶尖肿瘤专科医疗资源,北京、深圳两地协同发展。总院轮派专家来深开展工作,涵盖了胸外科、放射治疗科、麻醉科等16个学科以及护理、财务等专家近百名,常驻专家近50人。2018年12月9日,以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为学科带头人的放射治疗科正式开科,更是为深圳的放射治疗赋能。
在强有力的专家支持下,肿瘤防治国家队仅用了两年多时间,为深圳创建出一所可提供外科手术、内科治疗和放射治疗等高水平治疗服务的肿瘤专科医院。
截至2019年5月28日,全院总床位数760张,开放总床位数750张,床位使用率91.60%,现有住院病人687人。2018年,该院接诊治疗的深圳患者有13240人次,彻底改变过去8成肿瘤患者奔波“北上广”的求医路径,广东其他地区的患者同样受益,慕名而来,2018年,医院接诊广东其他地区患者2780人次。医院的名医团队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者,最近,中国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大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驻深工作三个月,将该院的胃肠癌治疗水平推向新的台阶。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除了深圳本地患者,还有来自海拉尔、重庆以及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地的患者。
推动深圳肿瘤防治模式转变
肿瘤不仅在治,还在防控。随着肿瘤防治“国家队”的到来,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被带到深圳,有序展开。
2016年-2018年,全市完成了肿瘤风险评估24533人,累计完成筛查10528人次,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量。确诊恶性肿瘤18例,各类阳性病例962例。完成2017年城癌项目461人、507个项目随访。
记者获悉,下一步,该院还将在深圳大规模推行该项目,深入到各个区,并逐步研究出适合深圳的早癌筛查方案。
2018年4月10日,南山区政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南山肿瘤中心。双方计划共同打造一个深圳中西部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肿瘤治疗中心,努力构筑深圳市肿瘤防治东西两翼齐飞格局。同时,该院加快与龙岗区肿瘤防治医联体相关单位开展远程会诊和信息互联互通建设工作,与龙岗区人民医院、龙岗区中医院、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达成双向转诊、互派医师出诊、查房等合作意向。
按“国家队”标准打造团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妇科主任孙力是深圳妇科肿瘤单孔腹腔镜的倡导者,为了让年轻医生能掌握单孔技巧,她几乎是“手把手”地教。有时候,年轻医生会“抱怨”孙力严格,可在孙力看来,“病人的生命交在我们手上,容不得半点差错。”她始终用协和培养医生的标准来培养年轻医生团队。在这种“魔鬼”训练中,妇科单孔团队成长迅速,已有初步规模,能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服务。
而牟巨伟的训练方式更“猛”,他将办公室改为“作战室”,科室的上班时间是早上7点10分,午休是培训时间,“我要确保,深圳的人才团队和北京是同步不走样的。”如今,他的团队越来越“能打”,能独当一面的80后医生越来越多。“这些人才都是深圳的宝贵财富。”牟巨伟说。
“国家队”的平台也吸引更多优质的医疗人才。据悉,该院每一次招聘,每一个职位都吸引了数十份简历。目前,该院的人才结构渐趋合理,博士学历43人、硕士学历126人、本科学历459人、大专及以下学历122人。全院员工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为22.5%。临床医疗、科研/物理师人员中,博士学历41人、硕士学历90人、本科74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63.6%。
新闻推荐
为期3天的第四届乌克兰“金栗子”国际青少年杂技艺术节6月1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落下帷幕。中国深圳福永杂技团带来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