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煌友(已故)
▲祝希娟
冯刚毅主演《驼哥的旗》深圳商报记者 韩墨 摄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
2019年“深圳文艺名家推广计划”将推出著名表演艺术家祝希娟、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冯刚毅、著名摄影艺术家何煌友(已故)三位不同艺术领域的文艺名家。三位大家各有所长,为深圳文化艺术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彰显着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价值,他们与深圳这座城市相互成就美好。
作为深圳电视的拓荒者之一,祝希娟见证了深圳电视台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位早年曾凭借在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的出色表现,获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在1984年参与创建了深圳电视台,成为深圳电视台第一位节目主持人并担任副台长。深圳电视台从筹建到正式开播,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祝希娟引领的“深圳速度”令人惊叹。1989年,在祝希娟的主持下,深圳电视台成立电视艺术中心,5年内拍摄20多部电视剧,多部获得“飞天奖”。可以说,“深圳制造”影视剧的起步是从“祝希娟时代”开始的,她还为深圳培养出了一批扎实肯干的影视剧制作人员。
“是特区这块沃土成就了我,成就了深圳粤剧。”深圳改革创新的城市精神,不仅给了冯刚毅梦寐以求的机遇,而且让粤剧这颗“南国红豆”在深圳香飘万里。作为深圳粤剧的杰出代表,也是深圳市粤剧团一手栽培出的本土粤剧艺术家,冯刚毅见证与亲历了深圳粤剧的探索、发展,并最终成长为深圳的城市文化品牌。他唱腔清脆明亮、圆润柔和,表演朴实自如。他大胆突破,革新创造,使粤剧获得青年观众的大力支持。他的代表剧目有《鸳鸯泪洒莫愁湖》《情僧偷到潇湘馆》《风雪夜归人》《驼哥的旗》等,成功地塑造了徐澄、贾宝玉、魏连生、驼哥等多个个性鲜明的舞台艺术形象。他是粤剧界首位“梅花奖”暨首位“二度梅”得主,并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如今,粤剧艺术在深圳蓬勃发展,离不开冯刚毅这样立志为粤剧奉献终生的艺术家。
一个人、一部相机,记录了一座城市跨越时代的发展史——这就是有“深圳特区成立摄影第一人”之称的何煌友。深圳给予了他无限的摄影灵感,而他也用摄影回赠对深圳的热爱。在何煌友的摄影作品中,深圳的风景、建筑、人物、成就生动展现着独属于深圳的城市气质与精神,历史的记录与摄影的文化亦一脉相承。第一个春节花会、第一场商品展销会、第一次深圳书市……他的镜头留下了深圳的许多第一次。何煌友1938年出生于深圳横岗西坑,2013年去世。从上世纪50年代起,何煌友用相机忠实地记录下深圳的发展,特别是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
新闻推荐
证券时报记者吴家明今年以来,关于深圳写字楼空置率上升的话题有所升温。近日,网上传出南山区写字楼降租,更直呼“相比南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