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措施》将推进工业区连片改造升级 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摄
城市视角
羊城晚报记者 李晓旭 通讯员 刘静静
6月11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记者了解到,《若干措施》在促进产业发展、城中村改造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思路,提出以“抓大片”为手段,推进工业区连片改造升级试点工作。
城市更新与“双修”相结合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若干措施》的各部分内容都围绕着“高质量”发展主题,并且特别针对以往城市更新中相对薄弱的绿色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在绿色发展方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城市更新与城市“双修”相结合,促进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比如,开展海绵城市和生态修复专项研究,实施污染工业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通过城市更新推动基本生态控制线、河道蓝线和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用地清退,以及鼓励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增加公共绿地、开放空间,发展装配式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筑。
推进工业区连片改造升级
针对深圳市工业区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政府掌握产业空间有限、重大项目引进困难等问题,《若干措施》提出以“抓大片”为手段,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推进工业区连片改造升级试点工作,并在全市选择试点片区,由区政府主导编制规划,统筹运用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二次开发模式,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样本。
除政府主导推进的旧工业区连片改造外,《若干措施》还通过三种模式,鼓励旧工业区升级改造工作。一是通过放宽年限、简化流程,鼓励“工改工”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特别是“工改M1”项目。二是积极鼓励旧工业区出于消除安全隐患、完善产业及配套功能、改善空间环境品质等目的开展综合整治,并鼓励各区在全市政策基础上探索合法合规、可操作性强的综合整治实施模式。三是支持产业用地综合运用加建、改建、扩建等手段提高容积率。
另外,《若干措施》也强化了产业空间的管理要求。一方面,强化“工改工”拆除重建类项目的结构引导,落实工业区块线管理要求,严控“工改M0”。另一方面,强化产业升级更新项目审查与监管,并探索建立工业楼宇租赁价格调节与补贴机制及加强产业用房租赁市场管理,稳定市场租赁价格,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严禁开发商私下进驻城中村
据介绍,以往深圳城市村改造以拆除重建为主,城中村综合整治推进相对缓慢,实施手段有限,主要是满足基础性的安全及环境保障,难以实现公共空间和生态环境品质提升等改善性需求。根据深圳城中村实际情况,《若干措施》对城中村综合整治的手段进行了拓展,特别是针对一些存在重大隐患或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不足,又无法简单通过城中村综合治理、增加辅助性公用设施等手段予以解决的,允许其综合运用局部拆建、扩建、加建等多种方式予以实施。
针对拟进行拆除重建的城中村,《若干措施》提出要由区集体资产管理部门会同区城市更新机构,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主动服务。进一步规范集体资产管理,严禁开发企业私下进驻城中村及私下倒卖,降低改造成本和社会风险。涉及以集体资产为主的城市更新项目,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应在区政府监督下,以公平公正、民主透明为原则,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市场主体,杜绝少数“村官”与开发企业操纵集体决策,保证村民真实意愿得到体现。
新闻推荐
影响数万员工?腾讯或调整职级体系企业内部邮件曝光,称将优化职级体系,但其暂未作出官方回应
企业内部邮件曝光,称将优化职级体系,但其暂未作出官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