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全文分析,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大件事”了解。
上周多个民生事件上榜,从各事件的应对情况来看,不少部门虽在应对速度和信息发布层面做得不错,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但负面声音始终未能彻底消除。原因在于,除了这种程序式的应对,有关部门还应当设身处地地站在群众的角度,多一些真诚、人性化的发布;同时也应当多做一些前置性工作,从性质上看,有些事件看似无关痛痒,但如果处理时间滞后或者处理随意,同样容易小事变大,导致负面影响加剧,如同一块顽疾,处理得越晚,剜去时越痛。
应对榜评析
地铁3号线早高峰再次出故障
地铁方可公开故障原因
让市民知情以进行判断
点评:深圳地铁三号线再次因故障导致延误登上微博热搜,尽管深圳地铁在官方微博上短时间内连续发布两次通报,但从评论区反应来看,网友们对这两次通报并不十分接受。
客观来看,深圳地铁的通报在速度上比较及时,几乎是第一时间发布通报予以提醒,同时在内容方面,比如提供延误证明、退票等指引式的服务性信息做得也比较到位。
原因在于,首先地铁三号线作为连接龙岗、罗湖和福田几个大区的地铁线路,贯穿多个人口聚集区,可以说是市民出行重要的公共交通线路,而因故障导致延误,受影响的群众比较多。
其二,这并不是地铁三号线首次因故障导致延误,近几年里,地铁三号线出现大面积延误的情况较多,而每每延误,地铁站里总会出现“人山人海”等地铁的场景,且延误的时间点还经常出现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极大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此外,在另一方面,从现实意义上看,延误的时间无法准确预知和预测,这也导致不少市民把握不准具体恢复时间,从而错失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机会,也难怪市民的负面情绪会随之高涨。
此外,我们通过深圳地铁微博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去年深圳地铁官微对6起三号线延误事件发了通报,除去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延误,在设备故障导致延误的通报里,深圳地铁的通报内容大同小异,并未详细发布故障原因等,这也很大程度上引发市民的反感,一方面这种通报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醒的作用,但对于已经进站的市民来说作用并不大;另一方面,这种颇有些“套路”式的通报在有些时候还会让市民感觉这是一种比较敷衍的应对方式。
事实上,剔除情绪化的表达,网友在评论中也有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作为贯穿几区的主要运力,地铁维护人员应当在前一天对当天发出的列车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再比如,当故障出现后,地铁运营方在现有的提醒方式外,还可以增设指引牌或人工指引等多渠道的通知,疏散人群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或及时安抚市民情绪等;此外,地铁方还可以公开故障原因,让市民知情更好地进行判断等。
热点榜评析
扩大惠民举措传播力
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
上周适逢普通高考举行和端午节假期,不少热点新闻均与此相关,既有高考的暖心服务和温馨场景,也有节假日出行出游提醒和相关管理措施,相关的政府部门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强化存在感,借此提升自身部门的形象。
热点事件传播力榜中,上榜事件涉及的通常既有市直单位,也有各区政府(管委会)。很多时候,涉及单个区的事件的传播力会相对较弱,因为事件影响的群体多限于单个区,比如本期的北大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揭牌,尽管对于深汕合作区而言是重要的事件,但传播力稍显不足。应该看到,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生态环境等是人才选择生活工作地的重要考量,对于各个区来说,仍有必要思考扩大惠民举措传播力的问题,这有利于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
出品:南方都市报深圳大件事新媒体研究院
数据分析:深圳大件事新媒体研究院研究员刘晨、王睦广
数据收集:蔡红玲罗文翔陈洁贺雅琴张裕麟
制图:陈芳
新闻推荐
深圳福彩首届公益金项目摄影大赛评选揭晓 98幅获奖作品彰显福彩公益初心
▲一等奖获奖作品《福彩的祝福》作者黄天肇▲一等奖获奖作品《抢篮》作者秦臻▲一等奖获奖作品《冒雨送残障孩童》作者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