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 今日福田 今日罗湖 今日南山 今日盐田 今日宝安 今日龙岗 今日龙华 今日坪山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今日南山 > 正文

垃圾分类已成南山区“新风尚” 九大分流分类体系一体化管理,减量率达到29.4%

来源:深圳晚报 2019-06-26 06:23   http://www.kcqsx.com/


南山绿化垃圾处理基地。

塘朗山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

怎样扔垃圾,看似生活中的寻常小事,却是关乎城市精细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在南山区南头街道豪方天际小区,楼层并未设垃圾桶。晚间,居民拎着垃圾下楼到垃圾分类点,穿着红马甲的义工会上前引导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垃圾分类点一侧还配有便捷的洗手池供投放完垃圾后使用。豪方天际小区这种“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作为南山“住宅区垃圾分类3.0”版本,如今已复制到全区120个小区。

垃圾分类,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潮流。在南山区,红马甲带动市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也成为南山创建文明城市的“新风尚”。经过多年实践,南山区在垃圾分类和处理上,取得了不少有益经验。在软件上,建立起了九大分流分类体系,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和资源循环化利用。互联网的助力为“新风尚”形成按下了加速键;在硬件上,打造出深圳首个园林式、花园式一体化的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自觉行动。截至2018年底,南山区每日资源回收再利用和分类减量近600吨,减量率达到29.4%,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促进全社会共建美丽南山城市环境氛围。

大分流、细分类

建一体化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

南山区每日产生垃圾约2700吨,为此,近年来南山区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三级联动、物业推动、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运行机制,根据深圳市2015年提出大分流细分类的理念,按照“减量、文明、强制、标准”和“源头充分减量、前端分流分类、中段干湿分离、末端综合利用”的战略思路,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推广落实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并根据收运和处理的配套情况,建立起了九大分流分类体系。大分流主要从行业管理角度,分为绿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厨垃圾。细分类主要从市民参与角度,分别是废旧家具、年花年桔、废旧织物、玻金塑纸、有害垃圾、厨余垃圾。

不过,全市各区在建设九大分流处理末端的时候,普遍存在各分流处理末端分散在全区不同位置的问题,甚至找不到处理末端,需跨区协同处理,这样既不利于垃圾溯源,也不利于全链条监管,更不利于对外参观和展示,降低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信任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因此,2018年,南山区针对分流处理末端的问题,对各分流处理末端进行整合,选址在塘朗山郊野公园西北侧,原平山垃圾填埋场,建设区垃圾分类一体化暂存处理基地——塘朗山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南山区将年花年桔回植、废旧家具、玻金塑纸、果蔬垃圾、厨余垃圾、废旧电池及灯管分拣(处理)六大分流体系纳入一体化处理基地建设,逐步打造出深圳市首个园林式、花园式一体化的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

“近年来,南山区垃圾分类分流体系经过不断试点、推广完善,从源头收集到中间分类运输,再到终端初步处理,形成了政府主导,社区、学校、企业、居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张玉庆说,南山垃圾处理终端相对集中,这么做一方面可以集约用地、方便管理,另外一方面,各分流体系在运转过程中,也可以相互促进、激励,更好发挥宣教功能。

九大分流分类体系让垃圾变废为宝

今年植树节期间,南山区组织近20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义工、社工以及幼儿园小朋友和老师、家长,共同在塘朗山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回植年花年桔,让“时令垃圾”成为绿化带。

从今年春节后的数据看,南山区通过多年来推行的花年桔回收、回植工作方案,到3月31日止,全区共回收年花年桔175442盆,回收花盆152865个,移植栽培数量9017株。除了发动全区各物业公司在小区内见缝插针回植部分,各园林绿化公司在自家基地回植部分外,塘朗山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200多亩已封场垃圾填埋场土地用于年花年桔的回植场,目前种植了20亩约5000株年花年桔。并引进先进的滴灌技术,保证年花年桔的存活率。

在塘朗山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废旧家具处理日收运处理量40吨左右;玻金塑纸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生态园区内的旧仓库成为果蔬垃圾处理基地,收运、处理全区94家农贸(农批)市场、中大型超市产生的果蔬垃圾,可日处理30吨。并且要求各街道办协助收运企业与各市场、商超签订果蔬垃圾收运协议,落实双方的主体责任,从而规范了收运管理工作,提升了收运处理量。

还有未整合到生态园内,位于西丽果场的绿化垃圾处理基地,每天开启大型粉碎机,将树木、枝叶处理成较均匀的木料碎片。该基地负责人陈先生介绍,这些绿化垃圾从住宅小区、公共绿地、公园、道路绿化处预约后收运而来,实行环保分类处理,枝桠粉碎后大部分回填果园、绿化带,作为植物肥料,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在妈湾大道垃圾发电厂东侧的南山区餐厨垃圾处理基地,日收运处理量220吨,同时,该公司每天还可处理80吨的地沟油,让垃圾成为生物复合肥及工业混合油。

2018年,南山区进一步清理了全区废旧织物回收处理单位,只保留四家较规范、信誉良好的单位,对全区废旧织物回收箱进行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废旧织物流向的监管,防止直接回流市场。全区四家收运公司日收运处理量为1.8吨。

互联网助力

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行动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市民的分类意识。近两年,南山区多部门联动,通过建立区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周六资源回收日、实施垃圾分类“蒲公英计划”、拓展社区科普教育基地、垃圾分类小区达标创建、定期督导、多形式宣传推广等举措,引导市民参与垃圾分类,掀起了一股垃圾分类行动热潮。

今年3月底,南山区在全市率先推出垃圾分类智慧督导平台——“E嘟在线”微信小程序,利用“互联网+”,破解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等日常管理难题。管理人员通过后台数据量化、统计分析,可以实时了解工作人员督导实时情况,物业、收运企业的工作执行进展,还能知晓居民参与率、准确率。小程序让督导工作数据化,操作方便,能科学、规范、客观、高效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日常督导管理工作,促进垃圾分类监管更有效运转。

按照《南山区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方案》要求,2019年年底前,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所有住宅区实行“楼层撤桶”,推广“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实现全区厨余垃圾分类全覆盖,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5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此外,还将完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生活垃圾分类“微课堂”开设,完成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并对外开放。

“南山区居民素质较高,现代物业小区较好管理,市民参与度比较高,这是南山区推进垃圾分类的一大优势。”环保专家邓先生认为,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管理的提升,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终将成为这一社会“新风尚”的受益者。(曾贤平 马琳洁 张瀚)

新闻推荐

韩国科技创新对接会助力中韩企业对接

深圳晚报讯(记者马琳洁)近日,由南山区科技创新局指导,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办的“第五大发明”系列活动之“韩国科技创新...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垃圾分类已成南山区“新风尚” 九大分流分类体系一体化管理,减量率达到29.4%)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