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卫生监督所党支部送法上门,提升网格员打击无证行医能力。
“党建+执法”服务模式让公共场所更加卫生。
在坪山工作生活了近五年,市民刘小姐明显感觉到,这几年坪山真的是一天一个样。高楼越来越多,人流越来越密集,随之而来还有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场所,游泳池、理发店、诊所等包揽了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各种服务。
生活更便捷了,但这种变化一度让刘小姐很不适应,有重度洁癖的她担心,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会变得没那么卫生。最终,是坪山区卫生监督所的“送法上门”活动让她打消了顾虑。在楼下诊所拿药时,刘小姐目睹了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先是科普《消毒管理办法》等法规,再严格规范执法,一趟检查下来让负责人出了一身冷汗,但也让刘小姐这样的普通市民安了心。
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目标,坪山区正全面推进法治坪山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作为一线执法部门,该所一方面在“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上大胆创新,挑起了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试点的担子,严格规范执法、公正文明执法成为常态;另一方面,以全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契机,结合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积极探索“党建+执法”工作模式,推进党(团)员“送法上门”服务,进一步深化执法效果,为坪山法治政府建设培育法治社会共识。
执法严格规范
案件质量经得起“听证”
在坪山区,一线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00%配备有执法记录仪,执法全过程都将被记录并实时传输,该记录可随时回溯,执法严格规范、公正透明。执法过程中,坪山区卫生监督所始终把维护市民卫生健康权益摆在首位,期间不可避免会遇到矛盾和冲突。
前不久,坪山区卫生健康局应当事人申请,分别就坪山区卫生监督所承办的涉嫌非医师行医案、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执业活动案两宗案件,依法公开举行行政处罚听证会。为了保证听证会公正、公平、公开进行,听证会邀请龙岗区卫生健康局听证员组成听证组。听证会上,案件承办人介绍了案情,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及行政处罚建议,并出示相关调查材料、证据。当事人进行陈述和申辩,提出自己的辩护意见,并提交新的证据。听证双方就有争议的证据、定性等问题展开紧张辩论。
翻看坪山区卫生监督所执法案例,近三年来每年都有当事人不满行政处罚,要求举行听证会听证,甚至还有案例被提起行政诉讼。得益于严格规范的执法和执法全过程记录,无论是听证会还是行政诉讼,都是胜算在握。
提高案件质量
强化学习提升服务水平
“互联网+”和先进的执法全过程记录设备,确保了执法的公开透明。随着坪山的发展和社会的关注,坪山区卫生监督所深知,新形势下卫生行政执法仍需苦练“内功”,持续提升卫生监督员行政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
前不久,该所举办卫生监督行政执法案例点评会,律师及专业人士为全体执法人员带来一堂生动的培训会。通过点评上半年全市卫生监督行政处罚案例评查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剖析案例客观提出意见和建议,向执法人员强调案件调查取证环节要讲究全面性、规范性、证据形式多元化及程序合法性。培训会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现场答疑解惑氛围浓厚,执法人员讨论学习的热情高涨。行政处罚案例点评一直是坪山区卫生监督所的重点工作。在坪山区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市民自发参与卫生监督并提供线索,加强卫生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提升办案水平提高办案质量凸显的更为重要。
与执法同样重要的还有服务。今年7月1日起,全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为顺利推进此项便民措施落实,坪山区卫生监督所提前对相关窗口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让窗口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当场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坪山区卫生监督所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送法上门“服务,一对一、面对面普法宣传相关法规。
“党建+执法”
让监督与服务深度结合
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大背景,以及坪山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推动创新坪山建设的要求下,坪山区卫生监督所切实履行“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的核心理念,对监督对象进行普及法律法规,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结合,形成了“送法上门”这一基层党建创新举措。
就在全市实施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第三天,坪山区卫生监督所党支部书记带队,来到3家大型足浴场所“送法上门”。深入了解经营场所卫生状况、从业人员健康证、布草清洗消毒等,向场所经营人宣传贯彻承诺制,督促其及时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许可申请。活动中,党支部书记强调“你承诺,我发证”,并告诫场所负责人,必须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违者必罚。
从去年开始,坪山区卫生监督所党支部将全体党(团)员和具有行政执法证的卫生监督员分为12个小组,每个小组2名党员形式开展“送法上门”服务活动,在对监督对象进行卫生行政执法检查的同时,一对一宣讲相关法规、解惑答疑,并派发宣传折页、控烟标识等。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服务148户监督对象,服务涵盖医疗、许可、环境卫生、传染病监督、医院等五大类,进一步强化卫生行政执法效果。
谁执法谁普法
培育法治社会共识
在“送法上门”活动中,严格执法的监督者和为民服务的党员两种角色一肩挑,面对挑战坪山区卫生监督所党支部的党员们没有退缩,在行动中严宽相济,在严格规范执法的同时不断深化“送法上门”服务内容。
卫生监督工作涉及多个专业,不同的专业又涉及不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坪山区卫生监督所党支部分门别类,通过搭配不同专业的党员和监督员,对不同场所有侧重的送法上门。服务对象纷纷表示,送上门的法律法规填补了他们的法律空白,更重要的是学会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后,再也不用担心因卫生问题被行政处罚了。此外,坪山区卫生监督所在“送法上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也给企业一定的整改期限,做到监督执法“先礼后兵”,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自开展“送法上门”以来,党员同志通过亮身份、作表率,落实党员志愿服务,进一步树立了卫生监督党员志愿者队伍的良好形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群众路线工作得到最有力的贯彻和实施,党支部建设有了较大提升。
活动充分调动党员、团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党组织干事创业活力,告别以往普法宣传单一模式,推动了党建和业务紧密结合,为“谁执法谁普法”提供新的参考模式。
(余俊杰 张晨 林燕波)
新闻推荐
强调确保坪山实验学校如期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