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坪山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朱洪波摄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坪山将如何作为,展现使命担当?
8月19日,坪山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意见》的精神。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路径要求,全力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实施推进“东进战略”等重大机遇,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深化与港澳地区开放合作等方面先行探索、主动作为,不断提升坪山的创新力、影响力、辐射力,全力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以实际行动向市委、市政府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今年以来,坪山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砥砺奋进,在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攻坚突破,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增强。上半年,坪山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49亿元,增长8.5%,增速排名全市第三,这些数字背后是坪山发展的生动体现。
●撰文:刘婷婷史青玉
1培育新增长点
创新是立区之本、发展之道
在今年初的坪山区一届三次党代会上,鲜明地提出了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并贯彻落实到各个方面的工作中。
紧抓机遇,谋划新作为。在2019年期中考,坪山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49亿元,增长8.5%,增速排名全市第三,拉动经济发展的,正是坪山的创新型支柱产业。
数据显示,上半年坪山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实现产值530.87亿元,增长9.3%,牵引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81亿元,增长4.8%。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7.2%和2.9%。
今年上半年,高端创新资源正在坪山加速集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累计达61个,国高企业累计达370家;引进11个高端研发人才(团队),新增高层次人才43人。
值得一提的是,8月6日,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举行揭牌仪式,为坪山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据悉,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规划51.6平方公里,是深圳高新区五大园区中规划面积最大、创新潜力最大、产业特色最鲜明的园区,形成了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三大主导产业。今年,坪山将完成高新区1.9平方公里的较大面积产业空间土地整备工作,以承接大项目的落地。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让开放合作和区域协作发展有深度。坪山主动对接海外和港澳创新资源,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港专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接,与香港中联办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建设湾区“拼船出海”经济发展研究院。
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开业运营,中英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坪山与龙岗、大鹏深入对接,围绕产业、生态、旅游、交通等领域展开合作。
2建设法治城市
持续擦亮“诚信坪山”品牌
今年3月,全国首个公共信用体验馆在坪山正式投用,为市民提供可视化、多功能、智能型、互动性公共信用体验。
在公共信用体验馆,市民不仅可直观获取坪山区内商事主体分布概况、企业类型统计以及数据来源单位,红黑榜展示等数据情况,还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的“摇一摇”功能,让周边商户、企业信用信息在手机屏幕上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实现消费者、商户、市场监管部门三方信息互通、互评。
“公共信用体验馆的建成投用,是坪山以"法治"为保障,着力构建以执法监督为核心的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新机制,擦亮"诚信坪山"品牌的新举措。”坪山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坪山区全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去年10月,不仅获得2018年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而且“AI+视频”创新社会治理应用系统成为全省唯一获奖的“2019年全国雪亮工程十大创新案例”。
把法治政府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坪山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社会治理在法治化轨道上有效运行,规范社会行为、引领社会风尚。
让诚信建设与法治建设相结合,早在2017年,坪山就制定实施了《坪山区“法治城市示范城区”建设实施纲要(2017—2020年)》,以获批建设深圳市首批“文明诚信积分”试点区为契机,成立坪山区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坪山分中心等机构,先行在城管、卫计、人力资源、安监、住建等政务领域试行执法数据电子化。
构建公共信用信息运用新机制,坪山整合了一张归集15个应用类别、154项具体应用的信息应用清单;搭建一个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区各单位行政执法行为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管,将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
打造信用法规制度体系,坪山还在全市首创了风险信息分类,促进信用信息风险防控精准化。截至目前,坪山的信用平台已归集辖区企事业、社会组织等市区80家信源单位、391项信用目录,累计归集信用数据超400万条、“双公示”数据98万余条,为法治政府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3塑造城市个性
坪山文化内涵、影响力与日俱增
今年的坪山,文化韵味浓了很多,从全国首家自然主题书房——金龟自然书房的开放,到坪山图书馆、坪山美术馆、坪山展览馆的先后开馆,再到深圳自然博物馆的落户,坪山用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创新坪山”注入了强大的人文动力。
2017年,坪山挂牌成立为行政区,从新区到行政区,坪山怎样在文化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坪山对文化的发展进行了高标准布局,按照“正而新、小而精、特而亮、惠而美”的文化发展路线,为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文化支撑。
2017年,坪山成立了坪山文化智库,包括国务院参事王京生、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等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专家接受聘书,为坪山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力量。
有了智囊团的力量,坪山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图书馆、美术馆的法人治理结构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
创新图书馆、美术馆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坪山开展公共文化机构改革,打破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和编制管理限制,推进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先后聘请了著名学者周国平和著名建筑师刘晓都出任坪山图书馆、坪山美术馆馆长。大师级人物的加入,引领全国顶级的文化资源汇聚坪山,坪山文化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推进街道、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内涵发展,加快实现辖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标准化、品质化和全覆盖。今年4月23日,坪山街道(六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成为全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的“样板间”。
采取政府运营、社会运作、共建共享等多种形式,构建以图书阅读为核心,兼具艺术展览、沙龙论坛等功能的坪山城市书房品牌体系,优化基层公共文化供给,打造更多便利、舒适、有品质的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满足周边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南中学堂、大万世居、金龟自然书房、大万明新学馆、坪水相逢艺术书房、龙田简阅书吧、石井简阅书吧等7个坪山城市书房已对公众开放,广受好评。
短短两年多时间,通过文化IP的打造和衍生产品的塑造,“坪山文化”日渐走进人心,让“文化创新机制的输出地”“文化品质发展的示范地”“文化特色品牌的打卡地”的目标逐渐变成现实。
为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2018年,坪山推进落实《坪山区全域旅游发展策略及近期实施计划》,成立全域旅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综合性主题文旅小镇、文旅特色空间、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基础设施服务、运营推广等重点工作任务及其推进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坪山区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集聚创新活力的发展态势,最终实现了深圳自然博物馆项目的成功落户,迎来了首个市级文化设施项目。建成后,深圳自然博物馆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华南地区首座大型综合性自然博物馆。
4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群众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民生无小事,上半年,坪山九类民生支出达77.71亿元,增长55.9%。完成民生微实事125项,20项重点民生实事加快推进,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幼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在市民最关注的教育、卫生和养老事业上,坪山有了更多的动作。
教育事业上,坪山对标先进,争当示范,持续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上发力,引进深圳中学、深圳高级中学等全市顶尖的教育品牌落地坪山办学,争取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开办坪山校区,填补了坪山中等职业教育空白。
2019年,坪山新增6所新建、扩建学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42万个,小一、初一招生公办保障率达95%以上,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一;新增5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学位1890个,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85%以上。
卫生事业上,坪山努力在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打造普惠性全民健康城区、建设特色化中医药事业发展高地三个方面先行示范,全力打造东部特色医疗中心,不断增强坪山居民对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
截至2019年5月,坪山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3家。其中,区属公立医院3家、市属公立医院2家、公共卫生机构2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35家、营利性医疗机构84家、门诊部11家、医务室6家。全区千人床位数5.7张,千人医生数3.06人。
今年,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坪山)、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楼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平乐骨伤科医院新院区、区妇女儿童医院、区人民医院等新建、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北京中医药大学坪山国医堂被认定为“深圳市名中医诊疗中心”。
8月13日,深圳市坪山区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工作正式运行,坪山成为全省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试点首批五个试点城区之一,也是深圳市唯一一个试点区。坪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立足供需,坪山将搭好线上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丰富线下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内涵。通过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从现有简单化家政服务延展至助餐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安全援助和转介等养老服务项目,进一步丰富服务内涵,构建精细化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坪山还加快了重点民生实事和民生微实事实施进度,推动区级养老院、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并加大保障房建设筹集力度,下半年落实房源2622套。
5推进可持续发展
宜居宜业城市环境渐成
城区环境是城区发展的窗口,直接关系到城区的整体形象。今年坪山持续推进城区规划建设,城区功能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呈现“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城市光景。
坪山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水污染治理决战年”部署,全力做好“水污染治理决战年”工作,辖区主要河流水质总体改善明显。全区6座主要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坪山河上洋断面2019年以来稳定达地表水Ⅴ类,龙岗河西湖村断面氨氮、总磷指标连续3月同比持续好转。11条黑臭水体基本实现长制久清,48条小微黑臭水体完成整治。
坪山母亲河——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已完工,并获评“深圳市2018年度治污保洁工程优秀项目”。“坪山河在完成改造后,将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生态河道、城市滨水新地标。”坪山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坪山区构建了河流域智慧管理与服务平台,诸多创新举措令人耳目一新。
“以雨水回收为例,初期雨水往往夹杂路面污染,坪山河排放口设置的在线监测设备可实时对降雨过程中水量和水质变化实施监测,并通过中控平台远程自动化控制限流闸门,当水质不达标时,直接进行精准截污。”坪山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设计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地收集污水,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无效的收集规模,污水处理厂效率大为提高,真正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融合,智慧应用。
既要碧水,也要蓝天。上半年,坪山加大空气污染整治力度,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PM2.5平均浓度低至22.5微克/立方米。
推进城区建设和治理,让城更靓,上半年,坪山以“花城”建设为重点,推进坪山河滨水景观、道路绿化提升、公园建设、立体绿化、花漾街区、街心花园等一批园林景观项目。
在绿化提升项目方面,坪山重点打造聚龙路、横坪公路、牛角龙路、马峦北路及大学城片区等多条花景大道。
在公园方面,坪山同样加快了建设步伐。目前,区城管局大力推进金牛星级公园创建工程、田头禾雀社区公园建设及瑞景公园、儿童公园等一批综合公园的前期工作,同时结合去年启动的“百园计划”,协调各街道推进16个社区公园改造提升工作。
随着牛角龙花田,聚龙山四季花海,马峦千亩梅园等景观的打造,如今市民可以全方位立体式感受坪山高质量城区建设的新颜值、新风貌。
■链接
加快释放土地空间坪山发展再度提速
“深圳高新区扩区了!”今年4月23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引爆”了坪山人的朋友圈,根据市政府印发的《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方案》,坪山高新区正式成为深圳高新区的两大核心园区之一,开启了坪山创新发展新篇章。
坚持创新驱动,实现弯道超车。今年以来,坪山区以坪山高新区规划建设为核心,围绕三大主导产业补齐补强产业链、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
8月6日,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正式揭牌,标志着被视为深圳创新驱动核心引擎的深圳国家高新区发展进入新阶段,而坪山高新区正式成为深圳高新区两大核心园区之一。
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坪山高新区将探索通过“高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运营公司”三级体系,加快建立高位推动、高效运转、专业运营的“委区共建”机制,对标荷兰埃因霍温等世界一流园区,以前瞻眼光、国际视野构建“1+N”宏观规划体系。
接下来,坪山将以“国土空间提质增效行动”为重要抓手,在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方面积极探索,优先做好高新南北片区、燕子湖片区、碧岭片区等的空间释放,力争年内释放5平方公里优质连片产业空间;同时,加快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二期等创新载体建设,推动老旧园区连片升级,鼓励和支持各主体建设创新型工业用房,为科技创新项目落地提供更多低成本、高质量的优质空间。
新闻推荐
百余单身青年联谊 16对成功牵手坪山街道总工会举办“缘聚坪山、情牵工会”青年职工交友联谊活动
坪山街道总工会举办“缘聚坪山、情牵工会”青年职工交友联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