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是客家文化繁衍、集聚、兴盛的区域,是客家人第四次、第五次大迁徙的代表地区,滨海客家文化与东纵红色文化交相融合,留存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为充实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宣传和教育,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底蕴,助力打造公共文化空间,即日起,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现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集坪山老物件。
征集资料包括文字、图像、影像、实物
据了解,坪山老物件征集活动长期有效。根据征集公告,此次征集面向社会公众,征集与坪山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图像、影像、实物等历史资料。记者注意到,反映坪山大万世居、文武帝宫等古建筑、古村落、古遗址等的资料和物品;反映坪山麒麟舞、大万祭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和物品;反映坪山东江纵队、庚子首义等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资料和物品;其他与坪山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资料和物品均为重点征集对象。
征集方式由物件所有人自己选择
坪山通记者注意到,此次征集老物件,总共有四种征集方式。
所有人可选择捐赠的方式。捐赠秉持自愿原则,鼓励无偿捐赠。将合法拥有的资料、物品捐赠并被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接收的,双方签订书面协议,进行资料登记并颁发捐赠证书,在陈列时标注捐赠者姓名和捐赠时间。
也可选择借展的方式。所有人保留资料、物品的所有权并愿意提供给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保管使用的,双方签订书面协议。在征得所有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按照所有人意愿署名。
收购也是此次征集的方式之一。按照自愿出售原则,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委托专业机构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的资料、物品进行鉴定估价,与所有人签订协议后,予以收购。
当然,征集也可以复仿制的形式进行。按照文物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对特别珍贵且所有人欲自己保存原件的,在征得所有人同意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复仿制。
提醒
物品来源必须合法无权属纠纷
按照公告要求,所征集资料、物品必须来源合法、所有权清晰合法,无权属纠纷,不得侵犯他人权益(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等)。如果发现侵权纠纷,后果由提供者承担。征集资料、物品的所有人须填写完整《坪山老物件征集活动申请表》,提供清晰的资料、物品照片,通过电话和邮件方式参与征集活动。(联系电话:0755-84622707、0755-89217050;邮箱:xiehuiyu@szpsq.gov.cn、lichangyuan@szpsq.gov.cn)
本版采写:坪山通记者 颜鹏
新闻推荐
9年来坪山区慈善会筹善款3000多万元 服务困难群众 超6500人次
近日,坪山区慈善会发布数据:9年来,坪山区慈善会筹集善款总额3100多万元,累计发放资助金2100多万元,服务困难群众超过65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