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言·曾海城(南都记者)
汽车疾驰而过,花季少年陨落。
开学未到一周,坪山区那名少年便永远离开了课堂——9月5日早上,深圳高级中学(东校区)初中部小学部校门口附近,身穿蓝色校服的少年在斑马线上,一辆不减速的皮卡车径直撞了上来,少年飞了出去倒在地上便再也没有起来,整个过程只是短短8秒。但这8秒,牵动了无数深圳家长的心。
南都当日在新媒体刊发报道后,阅读量一日内超过400万,这直观反映了深圳市民对学生安全的关注。满屏的留言,除了伤心、扼腕以及痛惜,还有对校门口交通安全的关切和思考。“南都站站队”发起的民调显示,将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校门口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少家长在留言中写下孩子所在学校目前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希望能引起重视,而南都记者分头走访了深圳市多所学校,也发现了不同程度安全隐患的存在。
漏洞不补,事故难堵。所谓漏洞,比较明显的是“硬件”上的漏洞,也就是指学校周边路口设置不合理、交通设施不完善等。深圳很多地方正在施工,包括很多学校周边的马路,也有施工围挡,这除了会造成交通拥堵、遮挡视线等问题之外,学校门口原有的信号灯、提示牌等交通设施也会被拆除,而这些设备都应该及时修补和完善。而施工必定会导致泥头车出入频次增多,如何对学校周边泥头车进行限流和引导,也是相关部门应该思考并迅速落实的问题。同时,深圳今年新增了不少学校,新学校周边的交通设施和安全设置也应该及时跟上,务尽完善,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部分学校还会出现车流量过大或人车混行严重的局面,是否需要建设过街人行天桥,或设置护栏将学生与车流隔离,相关部门也有必要进行调研论证。大部分学校周边都会有限速的提示,但不少家长反映,很多学校周边道路却没有设置超速抓拍系统以及礼让行人抓拍系统,他们希望,能够严管学校周边违停、超速等各种违章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和震慑力。
安全上的“漏洞”,还表现在部分人对安全的意识薄弱。深圳交警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涉及学生死亡的交通事故共有14起,其中7起是由于驾驶员未注意观察路况、疏忽大意。司机的麻痹和侥幸,却让花季少年用生命来埋单,这也是为什么众多家长希望可以严惩重罚学生安全事故中犯错司机的原因,包括家长在内的所有驾驶员,都应该清晰意识到不遵守交规的严重后果,从而有所警醒。
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时刻不能松懈,“家校警”顺畅沟通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修补了不少隐患,但针对学生的安全性教育,还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多花心思,避免填鸭式的灌输和照本宣科的形式主义,运用学生易接受好接受的方式,将安全理念传递给学生,家长也需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安全出行的好习惯。
交警交通部门、基层政府、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安全出行,不可谓不重视,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各区排查整改了学校周边道路安全问题,坪山区各街道近期也逐一走访了每所学校,调研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无小事,学生无小事,希望各级部门能够以更强的责任心,持之以恒保障学生安全,愿社会各界都能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出行环境,愿“少年陨落”的事情不再发生。
新闻推荐
昨日,坪山区日行一善亲子志愿者,龙田社区启明星精防社工在龙田街道开展公益义卖捐款活动,吸引115个爱心亲子家庭,260人次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