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光社区综合治理后环境焕然一新。
学府社区治理联合会组织开展“让旧货飞一会”跳蚤市场活动。
畅通的巷道、粉刷一新的外墙;雨污分流全覆盖、各种网线都落地;管道燃气均入家、视频门禁户户装……漫步深圳南山区南山街道南光社区,仅一年时间,这个昔日以脏乱差出名的老旧小区,在党建引领治理下实现 “蝶变”。
实施社区“领头羊”和社区领头人“储能”计划,成立了党员+停车场服务队、党员+民兵应急队,搭建“社区茶馆”“警务+服务”等平台……南山街道南园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和综合治理的作用,不断增强社区党委书记的党建主业意识,将传统工作手段做精做细,让社区变得更宜居、安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近年来,南山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度检视、坚持党建引领,以创建精品特色社区为抓手,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链接各项资源、激发居民参与、引导多方和谐共建,做群众的“贴心人”“ 主心骨 ”。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南园模式”破解治理难
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南山街道从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入手, “练内功、强筋骨、长本领”,努力提升组织力、战斗力。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末稍”。 南山街道完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四级党组织系统化建设,成立党小组178个,逐步建立小区党支部14个,党支部数量目前还在逐渐递增。
南园社区治理的“南园模式”,是党建引领破解基层治理难的精彩缩影。
南园社区面积0.5平方公里,有房屋966栋,出租屋21185套(间),总人口约3.9万人,流动人口占91%,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品质差、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
南山街道党工委着力发挥南园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运用一线工作法,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做文章,在服务群众需求上找突破,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南山街道依托科技支撑,整合多方资源有效解决社区治安问题。全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在南园社区建立“视频+人脸识别”平台,在巷道和出入口布点建设人脸识别、车牌识别、WiFi热点等前端采集设备,在每栋楼安装视频门禁系统,实现“人过留痕、事过留迹、发案必破”。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经过一年多的治理,南园社区最终实现稳定、平安、和谐的目标。
基层组织要发挥战斗力,还必须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南山街道党工委结合“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制定并完善了党建督导员、“三会一课”规范、党建工作绩效考核清单、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发动凝聚群众工作机制以及“传帮带”工作机制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依托廉政公园、智慧党建平台、党建书吧等平台,运用“第一议题”学习、主题教育等活动,建立“街道党校、社区新时代大讲堂、小区党群服务空间”三级党建学习体系,推动党员线上线下学习融合,发放十九大精神学习读本等书籍12000多册,开展十九大专题学习 370场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310 场次。
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是一个战斗堡垒。南山街道党工委加强基层社区党组织的“小动作”真正凝聚起人民群众推动发展的“大动作”,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优势越发凸显,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坚固、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引领作用更强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南光样板”创新旧改难
党建引领基层建设,如何融洽党群关系,成为群众的 “贴心人”“主心骨”?
南山街道是南山区老旧工业区最多、城市 “样本”最复杂的街道。街道党工委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抓党建”目标,按照“街道抓总、部门抓建、社区抓战”基层治理思路,响亮提出了“精准共建多元共治、友爱共享净美南山”创建目标,在南园、荔林等七个社区进行重点打造,从居民日常工作、生活、居住等日常所需所求入手,营造和睦友好的社区氛围,打造干净美丽的居住环境。
在居住环境提升方面,南山街道完善河长制巡查、整治制度,形成常态化工作,铲湾渠、桂庙渠等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强力关停妈湾片区 11个非法沙场、清空场地13万平方米、查处非法“黑油点”52 处等。
近几年,深圳全力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过程中,由于各方诉求难以统一,往往一个旧改项目签约就要很长时间,项目立项、可研报告、申报、送审、审批等诸多环节,又得长时间等待。这个漫长过程中,被改造小区因不确性增加,环境差,百姓不满意。
南光社区就是深受上述因素影响的小区。其面积1.1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约4.1万人,属典型的农城化综合区。村内治安管理和消防隐患大,整体环境脏乱差,居民怨气大。
南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杜炜平深有感触地说,旧改这段不确定的“艰难期”,往往迟滞这个小区与周边区域的同步、协调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南光社区地理位置优越,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如何将这一区位优势转化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幸福优势?如何让基层民众在苦苦等待旧改落地这个时段,通过改革创新让百姓在当前环境下安居乐业?如何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基层治理让百姓受益?
在市、区、街道三级部门统一部署下,南山街道党工委与区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探索,创新性提出在城中村综合改造“等待期”,敢于担当、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把近期综合治理与远期旧改相结合,分期、分片、分区推进南光社区综合整治,探索出党和政府引领辖区发展、做优服务人民新路径,解决目前社区民众的急事、小事、难事,基层治理成效明显,百姓获得感明显增强。如今,一期工程按期高质量完成,为全市社区综合治理树立新标杆。
城中村综合治理,往往要巨额的投入。政府往往是投入大头。南光社区综合治理,打破了政府主导惯例,用“三个一点”创新城中村综合治理投资新模式。
“三个一点”即“政府投入一点、南光股份公司(村)出一点、社会力量出一点”。此次南光社区综合整治总投入1.2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仅2000多万元。
南光社区综合治理,创新运用高科技手段建成全市首个5G“智慧”小区,将小区违法停车、出租人员进出等管理和服务打通、集成,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目前,南山街道正以党建为引领强力推进南光社区综合治理一期工程。
党建引领发挥核心作用
激发多元共治群众受益
党建引领基层建设,如何“走得更深、跑得更远”?
在街道党工委的统筹领导下,各社区党委也初步形成了公益骨干人才挖掘、组织建立、促进转型、深化扩展等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培育机制,如荔湾社区积极推动29家康娱性社区社会组织转型为公益服务组织;南园社区党委全程参与、主动培育了平安南园促进会、南园社区楼栋长理事会、魅力南园志愿者协会等3个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培育了本土化的自治力量等。
街道党工委还按照“法规不限制、社会能承接”的思路,积极引进培育社会组织,在不断拓宽、拓深开展服务群众工作上做文章,把社区减负增效作为撬动基层治理最有力的杠杆。
出租屋、计生信息采集和窗口服务等过去基层工作的“老大难”。南山街道创新采用购买服务方式开展辅助工作,社区党委和工作站主体责任不变,但社区党委从直接负责管理转变为统筹、协调及监督,从而进一步释放人力资源,让社区更有精力、有动力来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荔芳社区试点减负增效工作机制,引入社工社会组织辅助开展计生、劳动保障、社会福利等政务服务,根据居民需求提供延时服务和错时服务,引入专业统计机构辅助建立居民信息“一站式采集、多部门共享”机制,信息采集的效率和准确率大幅提升,避免多次采集造成的人力消耗和对居民的影响。目前,这一举措在街道社区全面推广。
月亮湾社区物流及服务行业聚集、业态集中,社区党委针对此特点,紧扣拖车行业人群需求,依托南山区拖车行业工会联合会、市拖车联合会西部分会、平江商会南山分会等平台,在社区党委的主导下,开展了特色鲜明、贴合群众需求的“同一片天空”系列拖车行业人群服务。
据统计,街道各社区围绕文明城市、邻里和谐、党群服务三大主题,共开展464场党群活动, 社会组织以及居民组织开展的活动占63%,已逾万人参与,服务项目遍布各类群体,涵盖环境卫生、文艺表演、尊老爱幼、健康养生、邻里互助、体育竞赛、教育培训等多方面,受到了企业和居民的一致好评,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居民归属感。
“让居民做创建工作的投票人,让居民的笑容为精品特色社区点赞。” 南山街道在探索共建共治共享上奉献浓墨重彩的一笔。
撰文:王京 罗晓 冯国芸
新闻推荐
(记者刘娥苏兵)9月17日,中国好设计合作伙伴计划·2019(第四届)之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深圳市工业展览馆举行。本届大赛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