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包力
磁悬浮列车是怎么动起来的?飞机是和风筝一样飞的吗?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就是人脸识别吗?……在深圳市南山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开办的“博士课堂”,中科先进院的博士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用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上科学课。
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是深圳市首家、目前也是唯一的公立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公办学校,2016年首届招生。校长宋如郊从合作办学的双方寻找办学基点,构建了浸润式“科学+”系列校本课程。其中先导项目是“博士课堂”。该校创设的“博士课堂”是制度化的、进入课表的固定课程,目前已经有50多位博士为9个年级的学生提供了近700节高端科学课,“博士课堂”创造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让孩子从小爱上科学。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2017年秋季开学起,小学科学课被列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起始年级延伸到小学一年级。“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提前一年就将科学课引入课堂,在一二年级率先开设科学课。
宋如郊教龄32年,对科学教育进课堂有切身体会:“对孩子们而言,学习科学,并不仅仅是学习某些科学性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作风"。想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拥有"科学思维"是必备素养。将来,一个不懂得科学,没有"科学思维"的人,几乎与"文盲"无异。可以用一个科学实验去激发一个孩子的兴趣,甚至改变一个孩子,有可能让他们成长为未来的一个科学家,一个有科学精神的合格公民。”
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成立三年,“崇拜明星不如崇拜科学家”的理念深入人心,孩子们在真实的科学研究中成为“少年科学家”,他们获得了“深圳地区DI竞赛暨全国选拔赛”特等奖、“广东省创客挑战赛”一等奖、“全国中小学生编程大赛”一等奖、“航模运动国家级比赛”银牌等150余项奖项。更为可喜的是,孩子们申报中选的“深圳市中小学探究性小课题”21项已经全部结题,其中4位小主持人的课题被评为市区级优秀小课题;由于成果优异,2名同学获得“南山少年创新院小院士”称号,3名同学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学校也先后获得“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基地”先导学校、深圳市第二批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面对成绩,宋如郊表示:“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优势和追求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要孩子们掌握碎片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更宏观、更接近自然的图景下,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以及人们认识自然的方法和过程。孩子们需要了解科学家的工作,需要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实践和思考。科学教育必须将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融入到科学课程中去。中科先进院助力,将让学校科学教育的天窗直通科学苍穹。”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王慧琼)近日,南山区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精神,部署南山区贯彻落实意见,强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