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盐田。
美丽的盐田河。
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区、特色科技产业创新区、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区、民主法治建设先进区、可持续发展先锋区、民生幸福标杆引领区……!昨天,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五届十三次全会召开,会议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中全会、市委六届十二次会议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奋力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新征程中走在最前列。
未来发展关键词 创新型、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国际化
记者注意到,此次全会确立了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的新定位新目标,这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新征程中展现盐田担当的迫切需要。将“创新型”作为盐田的目标定位,就是要持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和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在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新征程中走在最前列,着力打造全面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磅礴力量的“盐田标杆”。
盐田新定位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宜居宜业宜游”,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必由之路。盐田拥有全国唯一与香港水陆相连的区位优势,拥有大湾区首屈一指的好山好水好环境,是华南地区首个国家生态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首个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而新定位新目标中的“现代化国际化”这个关键词是一以贯之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内在要求。盐田建区以来,历届区委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先后明确了现代化旅游海港城区、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滨海城区等发展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紧紧围绕“产业兴盐”战略
助力辖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要坚决把"产业兴盐"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走出一条强产业、优经济、兴城区的发展道路。要紧抓世界科技和产业的变革趋势和时间窗口,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构建以高端航运服务、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科技金融为重点和总部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盐田区委五届十三次全会报告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近年来,盐田区除了推动港口物流、黄金珠宝、滨海旅游、生物科技4大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外,还成功推进全市新兴产业空间规划及未来产业集聚区在盐田布局,已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以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金融、高端航运服务等产业为主导和总部经济为重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今年以来,中交(深圳)工程局、粤通建设工程、图森智运(深圳)无人驾驶科技等60家优质企业成功落户,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物流机器人研究中心等一批优质项目加快推进,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小梅沙两大重点片区建设提速提效,田心工业区等一批久拖未决的城市更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梅沙客运码头、东部华侨城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等一批谋划已久的项目迈出实质性步伐。
要通过“产业兴盐”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是其中的不二法门。对此,此次全会盐田区提出加快集聚创新型项目、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三大资源,力争成为全国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首选地之一。比如,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依托盐田河临港新兴产业集聚区、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现代产业服务中心等载体空间,培育和集聚一批具有领跑作用的科技创新型优质企业。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融合机器人、数字化等先进制造技术在实体经济领域广泛应用,并力争成为大湾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创新策源地。作为“产业兴盐”的配套措施,盐田区还要在前几年构建的梧桐凤凰、梧桐工匠、梧桐青苗三大人才工程的基础上,每年继续投入大量资金,为盐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着力吸引高精尖缺人才来盐就业发展。坚持靶向引才,持续组织开展“梧桐人才”系列招聘活动,送岗上门、精准招聘,解决企业用人“卡脖子”问题。
好的营商环境是“产业兴盐”的助推器,此次全会强调要着力打造民主法治建设先进区,营造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智慧盐田”“数字政府”建设,率先普及“指尖办理”“刷脸办事”“云端办件”等做法。创新建立营商环境政策大数据库,探索开发营商环境监测系统和重点监测企业库,强化营商环境量化评估,及时梳理发布惠企清单,让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好用、更管用。
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
着力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利好叠加,是盐田建区以来面临的最大机遇。此次全会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双区”驱动效应,全面强化改革开放能级,着力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区。要以规则深度互融为先导,全力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加快中英街第二通道建设步伐,力争改变中英街区域功能定位和边境管理模式,探索沙头角口岸“一地两检”“合作查验”等通关模式。争取对港全面开放服务业市场准入,打造集多种经营业态于一体的深港商贸旅游消费基地。与香港在生命健康、检测及认证业等领域合作,探索建设“深港超级医院”等项目。争取率先试行深港居民同权的社会就业、青年创业、公共医疗、文化教育、通关通勤等社会福利政策措施,探索深港“一国两制”法律协同新实践,在部分领域柔性借鉴一批香港成熟的法律制度安排。
为做好深港合作这篇大文章,此次全会提出以现代航运服务业为突破,加快打造国际航运枢纽。推进超大型深水泊位、平盐铁路盐田段复线改造和整体下沉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第四代无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成全球领先的智慧港口。要依托沙头角口岸、盐田港区和盐田综保区,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对盐田全域范围进行合理围网,探索深港共建盐田临港自由贸易新片区,为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盐田方案”。
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引领区
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区委五届十三次全会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把“绿色发展”作为最大优势,要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区。深化完善“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进一步拓展GEP实践应用。总结提炼盐田区城市GEP核算技术与运行实施的领先经验,争当全市扩大GEP核算试点范围工作排头兵。创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市场化法治化途径解决污染损害赔偿问题。优化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企业碳币激励机制等。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不久前全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上,盐田区委书记陈清强调指出。无独有偶,区委五届十三次全会也提出,营造有温度、可感受、可拥抱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引领区。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未来盐田区将深入实施“三个一”名校崛起工程,加大普惠型幼儿园和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力度,加快实现教育增量提质。大力推动南方科技大学盐田医院建设发展,高质量建成三甲医院,支持港澳医疗健康服务主体在盐设立高端专科医疗机构、体检门诊部,积极争取放宽境外医师来盐执业限制,先行先试尚未在内地审批或备案的国际前沿医疗技术,探索建设中国国际中医药港,打造深圳东部医疗中心。健全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和退出机制,加快形成“4+2+2+2”住房供应格局。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梯度赋权机制,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
晶报记者 蓝军 冯宇飞/文、图
新闻推荐
晶报讯(记者冯宇飞通讯员袁小娟代丽)9月26日晚,由海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的“你好!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