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洁琳)10月14日,蓝色经济企业家国际论坛在五洲宾馆召开。作为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的组成部分,该论坛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的指导下,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深圳市委常委杨洪出席并致辞;来自佛得角、柬埔寨、泰国和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等国家和国际机构多名部长级官员参加了会议。150多家海洋油气、海洋新兴产业、港口运输、工程装备等领域的中外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共38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蓝色经济发展大计。
蓝色经济国际联盟搭建交流合作共享平台
本次论坛以“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目的是组织中外企业家探讨大力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装备、实施路径、政策措施;探讨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要战略区域建设给世界企业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动力、发展空间;探讨各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海洋经济建设的合作主体、合作模式、合作收益。
论坛现场,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孙志辉宣布蓝色经济国际联盟成立。该联盟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中国交建、中国海油、康士伯等10多家中外企业联合发起,旨在搭建海洋企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共享平台,以可持续的方式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推动蓝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据悉,联盟发起后,得到了中外企业积极响应,目前已有约170家中外企业报名参加联盟。
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达8.3万亿元
王宏表示,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步伐取得了巨大成就。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已达8.3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提供了近3700万个就业岗位。海洋经济已形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海洋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他希望能够真正搭建起全球蓝色经济交流合作的平台,携手为推动蓝色经济发展多做实事。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中国近年来在海洋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快速增长。2018年重点监测的海洋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上年增长19.2%,专利授权数量超过3700件;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2018年各类直排海污染源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的比重增加至96.3%。
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在活动现场发布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海洋经济正在经历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持续稳定;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技兴海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海洋科技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发展迅速,在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
创新驱动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作为“中国海洋第一展”的举办地,深圳受到了高度关注。在14日召开的蓝色经济企业家国际论坛上,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波以“打造海洋产业发展赋能平台,推动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为题,深入分析了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优势和不足。
他认为,深圳具备较强的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具有区位优势明显、科技创新力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较佳、港口物流发展较好等优势;但深圳在具备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硬实力的同时,船舶业及航运服务业等软实力不足,海洋金融与法律等海洋高端服务相对薄弱,海洋科技及相关产业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孙波建议,第一,要创新驱动,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从现实来看,要推动海洋领域新旧动能转换,通过技术革新和机制创新为传统海洋产业注入新活力,促进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从长远来看,要充分发挥深圳在电子信息、生物、金融等产业领域的创新优势,加快海洋新兴产业的突破和发展。
第二,要合作共赢,推动成立海洋产业联盟。
第三,要聚资源、搭平台,培育完善海洋产业链。“技术+资本+产业链”的产融发展新模式是做大做强海洋产业的重要途径。深圳需要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海洋平台企业,促进海洋产业资源高水平聚集发展,快速形成世界级海洋产业集群。
第四,要加大海洋金融支持力度。资本是发展海洋产业的重要支撑。首先应为海洋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其次要加快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和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加强与香港在海洋金融领域合作,促进海洋金融要素集聚,逐步形成海洋金融中心。
第五,要大力提升海洋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是发展海洋产业的重要引擎。要大力培养和引进海洋科技人才,加大海洋科技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推动海洋类高校、创新型涉海科研机构落户深圳。
新闻推荐
物博会秀出黑科技,深圳学生组团看展。扫码看视频晶报讯(记者谢丽雯/文赖犁/图)昨日,2019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