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学者组成超滑技术研究所“智库”。侨报融媒记者 吕晓春 摄
本报讯 (侨报融媒记者 吕晓春 通讯员 何荣) 昨日,第二届超滑国际研讨会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超滑所”)揭牌仪式在坪山区举行,这也是超滑国际研讨会首次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创新坪山”将再添科创新动能,引领超滑技术步入产业新时代。
超滑技术应用是未来人类节约能源的关键技术之一,超滑所在坪山落地,标志着结构超滑技术正逐步从基础研究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预计5年内该所可申请专利12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50项,并开发出至少2款基于超滑技术的原型样机。超滑所的落地对提升坪山区乃至全市的源头创新能力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快从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全新产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研讨会由坪山区政府指导,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共同协办。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前校长、以色列基金会(ISF)主席Joseph Klafter,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美国科学院院士暨英国皇家学会会员Gabriel Aeppli,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伟强等150余名海内外专家学者、高校学生参加盛会,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卓文、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等出席活动。
据悉,超滑所由清华大学郑泉水教授任所长,深圳市政府、坪山区政府共同支持成立。该所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超滑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郑泉水教授团队不仅在结构超滑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国际领先地位,也在全球范围率先进行着结构超滑技术的专利布局和原型样机研发。到今天,已经到了产生基于结构超滑的颠覆性、源头创新性重大技术的前夜,我国则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有可能对国家和人类产生深远且重大影响的历史性机遇。
昨日,超滑所顾问委员会同时成立,Joseph Klafter教授担任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等国内外专家学者被聘为顾问。
近年来,坪山区全力打造优质创新生态体系,对标世界一流园区标准推进坪山高新区规划建设,加大高端创新要素和重点项目引进力度,推动创新坪山建设全面提质增速。澳大利亚蒙纳士科技转化研究院(MTTI)、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和基地分平台等平台和项目相继落地坪山。截至目前,全区创新平台共计102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3个、市级44个、区级14个,院士及博士站点、实践基地17个,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凸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坪山”的影响力与吸引力持续提升。
新闻推荐
坪山区新增医疗卫生用地21.2公顷 规划新增5家 大型医疗机构
(记者刘育銮通讯员邹丽娜徐东辉)香港名医诊疗中心落户坪山、携手南方医科大学共建坪山医疗健康集团……。越来越多的优质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