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侨报融媒记者 刘雯琪) 记者昨日从坪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获悉,今年以来,坪山牢牢把握“控增量、减存量、拓空间、保发展”查违主线,积极开展“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持续在科技查违、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历史违建处理等方面发力,通过多途径拓展“减存量”消化渠道,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减存量”工作目标,实现拆除消化存量违法建筑136.58万平方米(年度总任务量135.23万平方米),其中,消化库内违法建筑100.29万平方米,达总完成量的73.43%。
抢抓战略机遇
全面布局产业空间规划
为深圳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坪山区充分利用辖区土地优势,加快土地空间整备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坪山区全面布局产业空间规划,不断推动新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今年以来,地铁14号线、16号线及田心、昂鹅两个车辆段、自然博物馆、高新园区5平方千米产业空间拓展等一大批项目争先落地。3月,坪山区启动规模空前的“大兵团”征拆攻坚战,积极探索出“先整备后统筹”“土地整备和街道并联实施”“土地整备奖励递减机制”等系列机制,将政府用地整备与社区利益统筹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全区人民参与市、区重大项目的积极性。同时,土地整备大兵团作战现场也变身培养干部的“摇篮”、群众工作的实践基地,131名新提任及优秀后备干部投入了大兵团作战各分组,干部在急难险重的一线锤炼忠诚担当的干事创业精神,不断积累群众工作经验。
通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坪山区在土地整备大会战中累计消化存量违法建筑66.01万平方米,同时释放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空间资源1.8平方千米。
依托科技创新
构建信息化查违新模式
坪山区大胆创新,通过智慧坪山建设产生的大数据平台和多规合一的模拟城市空间,在全市首创“两违综合管控时空云”平台。据介绍,该平台建成全区46799栋建筑物的单体三维模型,固化全区168平方千米土地上所有建(构)筑物的三维立体原型和各类地块的三维原貌,结合过去11年的全域卫星影像和无人机每月定期巡航抓拍,构建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巡”的全方位立体查违新格局,可第一时间轻松比对发现疑似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实现对全区土地和建筑物的动态监管,快速推动了违法建筑的处理和拆除。据悉,通过系统比对查找,今年已累计发现违法建筑296宗、5.3万平方米,违法用地19宗、10.6万平方米。
此外,坪山区创新违法建筑综合管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今年对全区28315宗,总建筑面积达2174.84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开展全面清查,并对违法建筑房屋结构、消防安全、地质灾害、用电、用水、燃气、电梯安全隐患八个方面开展安全排查和整治,100%完成所有违建的安全纳管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全面推动产业类公配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今年完成坪山首单历史违建处理确认工作,成为全市第4个成功办理历史违建处理房产证的区,办证面积近万平方米。同时,全面管控新增违法建筑,今年以来,采取执法拆除行动519次,执法拆除违法建筑面积达14.5万平方米,连续8年保持新增违建“零增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吕晓春通讯员于雪)10月19日,深圳市人民法院“智慧诉服进行时”活动坪山专场在区人民法院举办,来自全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