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者在南山展区体验意念操控的无人机。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马琳洁 曾贤平) 10月27日,为期3天的2019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下文简称“文化科技融交会”)圆满落幕,此次展会成功搭建了国内首个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平台,为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展会上,深圳市南山区作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精彩亮相,全面展现了南山区的创新精神和创意力量,也是现场唯一一家获得最佳组织和最佳人气两个奖项的单位。
南山组团融交会受多方关注
成交意向达800万元
据悉,此次展会,南山区组织了多家具有文化科技融合代表性的南山企业奔赴南京参展,通过“展风采、展企业、展趋势、展体验”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科技盛宴。
南山展区展览了辖区众多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的企业和产品,如意念操控无人机、竞技格斗机器人、智能尤克里里、AI动画短视频、智能娱乐影音等,将南山文化科技产业的新兴风貌以最佳状态呈现给了现场观众。南山区的耀眼成绩以及展区的互动体验吸引大量人气,受到媒体追捧,多家媒体采访南山区企业代表。
展会同期举办的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0强榜单发布会上,深圳南山区名列其中集聚类10强,辖区企业华强方特荣获单体类10强殊荣。在整个展会上,南山区展位现场接待观众近4000人次,参展企业达成意向合作逾800万元。
从“文化+科技”到“文化×科技”
助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南山区是深圳的“经济大区”“创新强区”“文化产业高地”,全区上市企业161家,在全国所有区(县)中,上市企业集聚密度最高。2018年,南山区本地生产总值5018.36亿元 连续6年稳居全省区(县)第一。2018年深圳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621.77亿元,其中南山文化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占比深圳市一半以上。而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达60%,构建了全国领先的新经济产业体系。
早在十余年前,南山区率先提出“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打破文化、科技两大产业的壁垒,由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由内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成功涌现了一大批实力强劲、发展迅猛的领军企业。2018年以来,南山区又提出转向“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升级模式,把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的融合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从粗放型发展到精细型发展,在文化产业细分领域创造了更多的新形式,构建了文化科技产业融合新模式。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南山的文化产业已形成规模,优势日益凸显。不仅推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还在新媒体、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等领域催生了新兴业态及微创新业态,为打造新经济形态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南山区坚持“引领优势行业发展,培育文化产业基地”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路线。通过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和园区的孵化集聚功能互相叠加、相互辐射,培育了文化科技产业的生态全链条,形成了产业示范聚集的新动力。
据统计,南山区共建成23家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其中包括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等13家市级以上具有集聚和孵化功能的“文化产业园区”,8家“文化产业基地”以及2家“文化产业教学和培训基地”。华侨城、雅昌、腾讯、华强方特还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王慧琼通讯员黄佳瑜)昨日,南山区第三届“智惠民生”微实事大赛总决赛在南山人才公园求贤阁举行。有关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