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程玉珂) 10月25日,赤湾学校举行第五届“绿色之行文化之旅”活动。上午9点,学校一至八年级组成的方阵从赤湾学校出发,分别前往天后宫博物馆、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等7个地点,对赤湾历史、“一带一路”发展和历史人物文天祥等主题展开探寻。在去年的基础上,本届活动推出了更加深入的地理、历史、科研和文化教育,新增赤湾烟墩、南开集团和顽雪活动基地3条路线。南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杨珺表示,赤湾学校的德育工作在追求创意、科学、课程化表现形式的同时,还关注了德育的审美价值,这是它未来走向国际化具备的优势。
当天下午,学校举行“畅享湾区先行先试”第五届无边界学习论坛活动。带队教师与班主任在论坛中现场连线班级学生,分享一路的见闻和收获。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希武等市、区教育局领导、专家在论坛上提出建议。天后宫、南开集团相关负责人阐述了项目意义。
“通过走出学校,孩子们看到了海上钻井平台和吊塔,这是他们了解港口贸易的起点。”据赤湾学校校长王小洪介绍,在筹备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深入挖掘了周边景点和社区、企业的文化内涵,进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打造了共建、共创、共同提升的大教育格局。据悉,《“绿色之行文化之旅”德育研学实践活动》曾入选教育部2018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典案例。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希武院长认为,赤湾学校德育项目要考虑到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为核心,做好德育课程,突出学校特色。深圳大学张祥云教授则从教师培养角度提出思考:教师应该突破学科限制,以跨学科的方式完成学科教学。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罗立兰)10月26日,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齐聚深圳湾畔,为深圳湾CBD的规划建设把脉问诊、建言献策。论坛由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