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坪山区博士协会成立。受访者供图
“来深圳,来坪山,来对了!”这是海格德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仇家舟在公司落户坪山多年后发出的一句感慨。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坪山区始终坚持将人才工作作为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的重中之重,把人才资源引进、培养、开发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先后出台“科技创新20条”“龙聚坪山”等系列重大政策,实施“以房引才”工程、构建“四位一体”联系服务人才体系、建设坪山人才园等举措,着力厚植“尊才、聚才、用才”的创新创业沃土。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坪山区共有市、区两级高层次人才333人,数量较行政区成立前增长了1.5倍;院士工作站4家,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及创新实践基地11家;截至10月底,坪山区有博士610人。
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表示,接下来,坪山区将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重大机遇,广招四方之才,全力做好人才改革、开放、发展、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建立符合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培养、使用、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探索力度,加快打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各类人才尽展其长的“龙聚坪山”人才高地。
政策引才
多措并举打造创新创业沃土
“2016年11月,我带着科研成果回国进行项目落地考察。在实地考察坪山国家级生物医药基地过程中,区主要领导热情、细致的推介,坪山区完善的政策配套,让我对坪山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空间、研发和政策优势印象深刻,第一次考察就下定了来坪山的决心。”日前,一场人才参观体验活动上,深圳市盛波尔生命科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郭健谈起了当初选择坪山的初衷。
事实上,类似郭健这样的选择,在坪山比比皆是。截至2019年9月底,坪山区共有市、区两级高层次人才333人,较行政区成立前增长1.5倍。除了人才数量大幅增加外,在研究机构上,截至2019年9月底,坪山区已有院士工作站4家(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意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微健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及创新实践基地11家,大学生实习基地52家。
数据的背后,是坪山实施“以房引才”工程、构建“四位一体”联系服务人才体系、着力厚植“尊才、聚才、用才”举措,打造创新创业沃土的一个体现。
坪山正不断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体系。早在2018年年初,坪山以区委、区政府“1号文件”形式,制定推出了全区首个统领性“龙聚坪山”人才政策,从引、育、用、留等方面加大对人才的支持力度。“龙聚坪山”人才政策,包括聚龙英才、聚龙名师、聚龙名医和聚龙平台等人才引育项目,意在建立精准引才、柔性引才、人才寻聘、人才举荐、人才交流互动等人才引育长效机制,健全人才住房保障、领导联系服务人才、人才子女入学等人才保障服务体系,营造“尊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以推动坪山各类人才大量涌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此外,坪山还印发《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从精准聚才、提升服务、营造氛围等方面加强党对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出台《坪山区联系服务高端人才工作办法》,拓宽联系服务人才范畴,建立领导干部、行业主管部门、街道属地、人才专员“四位一体”的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保姆式”人才服务体系,全区270名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295名高端人才,强化人才服务工作。
产业聚才
让人才到坪山有用武之地
“引才更要用才。”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王海江表示,“产才融合”是集聚人才的重要途径。希望坪山继续坚持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集聚更多行业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
产业是坪山之基,人才是产业发展之本。事实上,一直以来,坪山都紧紧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立足区主导产业,做到“以产业招人才、为产业聚人才”,提高引进人才与本地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引进专业对口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当前,坪山已经形成以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结构。今年前三季度,三大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实现产值782亿元,同比增长2%,牵引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180.5亿元,同比增长0.1%。
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主导产业集群汇聚高端人才,加大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支持力度,以项目带动人才,重点对接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紧缺型产业人才、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实施项目和人才双向选择,提高引才的实用性和对接的成功率。”
在这一过程中,坪山区还通过有效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加大各类研发机构建设及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产学研、创业园区、科技团队、孵化基地、信息交流等人才平台建设,为创新创业人才的科研成果转化、资本运作、新产品生产销售等提供优质配套服务,实现放大人才聚合效应的目的。
剑桥大学博士、深圳青铜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之涵对于公司在坪山的发展表现出极大信心:“对于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坪山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使得我们能够在坪山安心研发、专心创业。针对我们企业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研发,坪山在全市率先出台了该产业的扶持政策,所以我们团队很多人员都是从国外的高校和企业直接来到坪山。”
深圳市本征方程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剑洪也有同感,他表示:“坪山是人才创新发展的热土,具备很强的后发优势,创新型企业在这里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
坪山区委组织部在今年5月曾经组织区内的高层次人才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值得关注的是,坪山区委组织部把这些高层次人才带到了征拆现场参观。这次参观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兴趣,不少人表示,在一个地区发展,最重要的是看这里未来的空间,坪山如此力度大力拓展产业空间,就是对创新创业人才最大的支撑。
人才对于创新坪山的推进作用显而易见。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8月,坪山区专利申请总量达5491件,同比增长12.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637件,同比增长2.7%;专利授权总量则达到3516件,同比增长4.1%。截至今年8月,坪山区有效发明专利为4274件,同比增长了18.2%。
“产才融合”是集聚人才的重要途径,建立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是集聚高端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坪山区着力打造“产才融合”,有专家表示,很多高端人才选择创新创业,不仅仅是因为“物质利益”,更多的是为了将自己的学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而产业集聚就是人才实现自身抱负的有效载体。人才最关心的是找到发挥自身才能的“着力点”,产业链、项目源就是最具吸引力的“着力点”。
服务留才
解决人才留在坪山的后顾之忧
日前,在2019年“深圳人才日”坪山区分会场暨坪山区人才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为5位高层次人才代表颁发人才证书,区长李勇为6位高层次人才代表颁发人才住房钥匙。
来了就是坪山人,来了就有坪山房。早在2018年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坪山便喊出了这样一句“大实话”。“刚来坪山创业的时候,我就提交了人才住房申请。两个多星期之后区里就通知我去选房了,我自己都没想到这么快。”被深圳市坪山区作为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的深圳市唯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为公,谈到在坪山创业的经历时感慨道。
人才选择去哪里发展,首先就要考虑到住的问题。“人才住房”品牌,是坪山区人才引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坪山区聚焦人才最迫切的诉求,围绕坪山住房优势,实施“以房引才”工程,提出“让人才来了就是坪山人、来了就有坪山房”的口号,对符合条件的提供人才住房,为杰出人才及高端急需人才提供优越的住房条件。
据了解,截至目前,坪山区安居工程共筹集开工5.3万套。预计到2020年“十三五”期末,坪山区累计可完成6.26万套安居房筹集开工量。
除了大量提供人才房这些硬核引才举措外,在软环境的打造上,坪山同样不遗余力,以防出现“招得来、留不住”的尴尬处境。
如今,闲暇时光走进坪山区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拾一本书享受阅读时光、看一期正而酷的美术馆展览、听一期名家讲座分享……这些已经成为了不少人才留在坪山、爱上坪山的理由。
“坪山的文化发展近年来得到区里高度重视,进步非常大,像大剧院开幕,图书馆每周都有举办名家分享,很多人才都非常喜欢,感到很满足。”在中南大学博士、比亚迪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宫清看来,令人愉悦的文化底蕴是留住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坪山区人才活动周期间,坪山将举办人才“启航篇”“护航篇”“领航篇”系列活动。包括有组织人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活动,围绕院士、博士、产业人才、名师、名医、技能人才代表开展的院士大讲堂、博士走访、博士讲堂、“英才进社区”系列讲座、名师公益课程、名医义诊、“铸造工匠精神,打造企业文化”专题讲座等活动。
这些都是坪山日常服务人才的一些缩影。坪山建立人才资源统筹聚合机制。印发《坪山区高端人才住房保障办法》《坪山区高端人才服务保障办法》,集中区内人才住房、医疗、教育、文体等服务资源,“一个入口”收集高端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文体服务等需求,“一个出口”落实服务保障。
坪山也正在全力打造一个适宜青年人创新创业安居的“青年友好型城区”,通过“显山露水、疏密有致、功能平衡、铸造精品”的城区发展理念,坪山区正全力打造一个让人才感受到有品质、有温度、有尊严的生活空间。
■链接
坪山区博士协会成立
博士在坪山有了一个“家”
日前,在2019年“深圳人才日”坪山区分会场暨坪山区人才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坪山区博士协会”正式成立,在坪山工作生活的博士们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家”。
据统计,截至目前坪山区有博士610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271人,企业博士339人。“坪山区博士协会”定位为社团组织,旨在为博士群体搭建综合、实用、多元、便捷的服务交流平台,协会服务于党委政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博士自身,致力于构筑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坪山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贡献力量。
坪山区博士协会的职能包括对会员进行政治引领和吸纳,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组织会员开展联谊活动,反映博士呼声,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为会员提供交流互动平台,组织会员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组织会员参加区内外的访问、交流以及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活动;为企业和有关单位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加强同国内外专家、科研部门、高校与高新技术企业等的联系,为坪山引进推荐高级专业人才和项目;努力营造和推动坪山创业和创新文化的形成;承担有关调研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吕晓春)11月1日,“深圳市人才日”坪山区分会场暨坪山区人才活动周启动仪式在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