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力维修步道,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破坏。
11月4日,坪山区马峦山风景区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公开发布招募信息,邀请志愿者参与马峦山郊野公园“手作步道”公益活动。据了解,手作步道,倡导用零冲击、零污染、零水泥的模式,就地取材,尽量避免大型机械对山林的破坏,用人力维修步道,使步道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破坏,达到人与自然共处的和谐景观。
已人力修建步道60余阶
记者获悉,从10月24日起,坪山区马峦山风景区管理中心正式开展了“手作步道”启动段建设,经过管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一周的建设,目前马峦山郊野公园已修建步道60余阶。步道建设过程中,参与者共同见证了一条路从无到有的过程,体验了劳作的快乐,感受到了马峦山郊野公园的自然景观的魅力。
为让更多热爱自然的市民参与“手作步道”的建设中来,感受亲手打造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步道的快乐,管理中心发出邀请函,广泛招募热爱自然,致力于公益、环保、户外活动的志愿者。
管理中心提供工具和材料
考虑到环境承载力和安全因素,每次活动限定在8-10人,名额按照先报先得来分配。出于劳动强度和安全考虑,管理中心建议18-60岁、身体健康人士参加这项公益活动。
按照活动规则,报名者将《马峦山郊野公园手作步道志愿者申请表》填好后发送至电子邮箱:huruiyin@szpsq.gov.cn。报名结果将于报名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方式反馈至申请者。报名成功后,各志愿者或活动组织者在提前报备的前提下,可自行安排时间,前往现场参与“手作步道”建设,届时管理中心将提供劳作工具、铺路基本原材料,志愿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参与步道铺建等劳作活动,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可记录义工时长,管理中心也将为参与活动的义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知多D
为什么要修“手作步道”?
如果山区禁止人们进入,就几乎不会破坏生态,但因调查、研究,或游憩、探险所需,一定要有山径进入。那么以手作步道的方式,将步道融入自然生态中,施作完成后,生态便可恢复,能将破害生态情形降至最低。
人只要走入自然,就难免对自然造成深浅不一的破坏。步道不是少数人漫步的路径,而是公共空间,必须考虑公共休闲健行的需求,并在美感、安全性和效益之间取得平衡。
为什么不选择水泥路与自然道路
水泥步道材质硬度高,容易对膝盖造成劳损,而且水泥硬面和土壤接缝处常被雨水差异侵蚀而掏空,易损坏,要经常维修。自然道路虽然没有破坏环境,但是是粘土质,排水性不佳,容易积水。“手作步道”则是以人力方式运用非动力工具辅助进行步道修筑,使步道降低对生态环境与历史空间的干扰,以增进步道的永续性。相较于前两者,手作步道不仅好走还能做到不破坏环境。
新闻推荐
序号被补偿人姓名测绘编号房地产地址被补偿人性质是否符合“一户一栋”政策房屋用途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房屋建成时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