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送法进校园,教导孩子们要增强法律意识。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最近,《少年的你》在影院热播,影片讲述了一名高中女生遭遇校园霸凌的故事,引发人们对未成年人、校园暴力,原生家庭等话题的关注。近年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职能,探索创新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加大对在校青少年学生的普法教育宣传力度,加快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深圳首个异地委托帮教案例
“今年春节,我见到了年迈的外公外婆,眼泪夺眶而出,很感激检察官批假,让我回老家过了个团圆年。”写这封信的男孩叫小民(化名),17岁。一年前他在江苏游玩,结识了社会上的混混,在所谓“江湖义气”的蛊惑下,失手将一名男子打成重伤。
如皋市人民检察院未检科对小民拟作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为一年。鉴于小民及其父母常年在深圳市南山区工作生活,该院向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提出协作帮教意向,希望由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代为开展异地帮教。很快,两地检察院就小民的帮教问题建立异地帮教协作机制达成共识。这是深圳检察机关首个接受附条件不起诉异地委托监督帮教的案例。
为了激发小民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更快地融入社会,两地检察院均指派专门办案检察官加强工作联系。南山区人民检察院还委托深圳市点亮心光社会服务中心的社工对小民开展定期跟踪帮教服务,形成司法帮教与社工服务的有效联动,确保了帮教考察取得预期效果。今年8月,小民考察期满,检察官宣读不起诉决定后,小民激动地说:“以后会加倍努力,不辜负检察官们的信任和期盼。”
助力南山区实现
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零增长
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深圳酒吧行业的发展,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逐渐成为新类型案件,未成年人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在酒吧酒精、灯光、音乐的“催化”下,实施一系列暴力犯罪行为,已愈演愈烈,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正常秩序。
2018年5月,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市率先召开“南山区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综合治理协调会”,与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各方商讨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检察建议的方式推动未成年人犯罪综合治理。据统计,协调会召开后至今,南山区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案件为零,成效显著。
送法进校园共推平安校园建设
“什么是抱抱警报、摸摸警报、亲亲警报……”这是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在给孩子上法治课。他们幽默风趣,旁征博引,结合实际案例娓娓而谈,教导孩子们要增强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检察官的课件内容丰富,有视频、动画等素材,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听课的孩子们。
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教育部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以下简称“一号检察建议”)。南山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南山教育部门积极推进“一号检察建议”的监督落实工作,送法进校园,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19年5月,南山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南山区教育局、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开展“反校园欺凌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内容包含法治宣传宣讲、学生模拟法庭暨检察开放日活动等等,加强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法治观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19年9月,南山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南山区教育局组成专项调研督导组,先后前往南山区7所寄宿制高中开展预防性侵学生工作专项督导,推动健全预防性侵害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机制,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未检部检察官表示,将继续遵循“惩、防、教、治、责”的五字要求,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与社会各界共同守护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尹春芳)文化与科技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2019南山图书馆跨年对话日前举行。这场对话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