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坪山通记者从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在《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广东省民办博物馆工作指引》《深圳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2018-2023)暨2035远景目标》等文件指导下,坪山区积极对标落实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部署要求,结合区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集聚创新活力的发展态势,研究拟定了《深圳市坪山区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经多次梳理分析、调研论证,现就该细则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将进行博物馆落户和开办扶持
据悉,《实施细则》旨在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吸引、形成民间博物馆特色集群,提供更为丰富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全区非国有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扩大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
《实施细则》分为总则、落户和开办扶持、非国有博物馆集聚区及集群扶持、门票补贴、场馆定级补贴及藏品品质奖励、事业发展扶持、申请和审核、监督与检查、附则九个章节,共三十三条。通过对坪山区内的包括新设立非国有博物馆、新迁入博物馆、博物馆集群化运营机构等三类对象,进行落户和开办扶持、非国有博物馆集聚区及集群扶持、门票补贴、场馆定级补贴及藏品品质奖励、事业发展扶持五大方式的扶持补贴。
将非国有博物馆集聚区纳入扶持范围
坪山通记者注意到,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实施细则,颇有坪山区地方特色。
首先,实施细则秉持“全域全景式博物馆”发展理念。坪山区以全域、全景、共生、随在的思路,充分挖掘利用好在地生态自然景观、历史建筑遗存、品牌工业制造、创新发展空间等资源,致力于建设无处不在的“全域全景式博物馆”。
其次,该细则探索首次将非国有博物馆集聚区及集群化运营机构纳入到扶持范围,通过以某一非国有博物馆为核心,集聚与其相关的博物馆、展馆及文化空间所形成的集群区域,实现公共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供给。
“融入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元素”,也是本次征求意见的实施细则的特点之一。在设立对象、场租扶持、开办扶持等各元素中,融入了更多的基于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物活化利用的条款,推动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等独特历史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
此外,从实施细则中可以看到,坪山在传统开办扶持、门票补贴、临时展览补贴等资金扶持的基础上,针对资金短缺、人才短缺、管理落后等现实困境,加大扶持力度,如对非国有博物馆及博物馆集群化运营机构的补贴比例最高可达实际投入费用的70%,同时增加场馆定级及藏品品质奖励、事业发展扶持、“一事一议”扶持等内容,提高政策的全面性、综合性和灵活性。
知多D
如有宝贵意见建议,可于2019年12月13日前通过以下途径反馈意见:
1.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深圳市坪山区坪山大道333号区委区政府大楼718办公室,邮政编码518118,联系人:李先生,联系电话:0755-84622707。有关单位提出意见的,请加盖单位印章。
2.通过电子邮箱发送到:lichangyuan@szpsq.gov.cn。
采写:坪山通记者 颜鹏
新闻推荐
坪山区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近150亿元涵盖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产业领域
签约仪式现场。深圳侨报通讯员赵博文摄本报讯(深圳侨报记者任翠翠通讯员赵博文)昨日,坪山区在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投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