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参加中医药开放日活动。深圳侨报通讯员 蔡杨 摄
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刘雯琪 通讯员 蔡杨) 12月1日,随着中医健康讲座暨第六期平乐青少年志愿者培训结束,为期一周的坪山区第二届中医药文化节收官,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药”的文化氛围。坪山区依托辖区中医药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一院两堂”品牌效应,突出民生导向,立足产业基础,打造多层次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科研转化能力,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加快打造国际化中医药特色先行区。
00后和70后一起学中医保健知识
12月1日,来自全市各区的220余名青少年及家长参加了在区文化中心会议厅举行的坪山区第二届中医药文化节收官活动中医健康讲座暨第六期平乐青少年志愿者培训。
此次培训班融入了中医健康讲座和中药科普知识,让青少年志愿者不仅了解了医院志愿服务知识、急救常识,还了解到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和中药材的来源及用途等内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汴生教授给孩子们讲授了亚健康与脊柱健康的关系,现场教大家做预防颈椎病的保健操。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区中医院)药学科专家从中药的起源和发展,生活中常见中药材功效等方面进行了科普,让00后的孩子以及70后的家长对中药材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培训结束后,来自骨伤科医院(坪山区中医院)的中医内科、眼科等科室的专家进行了义诊。
据了解,坪山区第二届中医药文化节自11月23日开幕以来,举办了中药文化开放日、基层社康中医适宜技术体验等多个系列活动,惠及群众近2000人。
引进名院扎根坪山
据介绍,坪山区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以中医药协同创新为主题,发挥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区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坪山国医堂、和顺堂“一院两堂”品牌效应,依托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资源,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可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56家,拥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7个。以中医药健康体系为核心,汇集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生产制造、宜居颐养、健康服务、文化传播、对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中医药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坪山区整体引进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填补了区属三甲医院空白,充分发挥该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优势,推进中医药剂型改革研究和创新发展。签约引进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教授“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团队,启动社区居民队列研究,探索建立全国示范性慢性病管理创新模式和“康养结合”的社区医疗创新服务模式。与上海交通大学戴克戎院士团队签约共建骨科3D打印联合实验室,将3D打印技术与中医药产业相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3D打印门诊,实现个性化精准治疗。成功引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坪山国医堂,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知名中医药专家来坪山巡诊带教,为辖区和周边居民提供高端中医药服务,被市卫健委认定为“名中医诊疗中心”和深圳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顺堂以精品中药饮片和中医诊疗服务为核心,首创“名药+名医+名馆+名厂”连锁经营商业模式,已成为深圳中医药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悉,坪山区将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加快打造国际化中医药特色先行区,让中医药文化红利惠及群众,不断提升坪山人民的医疗获得感。
新闻推荐
坪山区投资推介会暨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聚焦“高精尖特” 打造产业高地
深圳晚报讯(记者余俊杰)昨日,坪山区投资推介会暨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重点产业项目集中...